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锅炉减温减压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背景第11页
     ·课题的意义第11-12页
   ·减温减压系统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简述第12-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智能控制算法在锅炉减温减压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第14-15页
     ·锅炉减温减压系统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开展工作第16-17页
第2章 减温减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第17-35页
   ·引言第17页
   ·减温减压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第17-23页
     ·减温减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8页
     ·减温减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第18-23页
   ·减温减压阀关键参数计算研究第23-30页
     ·冷凝水的水质要求及额定流量计算第23-24页
     ·减温减压阀流通能力Cv 的计算第24-25页
     ·减温减压阀后二次蒸汽在管道中的流速计算第25-26页
     ·减温减压阀节流降压级数的确定第26-27页
     ·减温减压阀节流套筒及阀芯开孔面积计算第27-29页
     ·节流小孔排布方式第29页
     ·降噪量的计算第29-30页
   ·新型文丘里式喷水减温器的入口型线设计第30-33页
     ·新型文丘里式喷水减温器工作原理第30-31页
     ·影响吸收长度因素第31页
     ·容纳蒸汽流量范围第31页
     ·容纳蒸汽流量范围第31-33页
   ·给水调节阀关键参数计算研究第33-34页
     ·给水调节阀流通能力Cv 的计算第33-34页
     ·冷凝水在管道中流速的计算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减温减压阀节流套筒的有限元分析第35-49页
   ·引言第35页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及解题过程第35-36页
     ·有限元软件简介第35页
     ·有限元方法的解题过程第35-36页
   ·模态分析的理论与分析意义第36-37页
     ·模态分析理论简介第36页
     ·模态分析的意义第36-37页
   ·节流套筒动力方程的建立第37-38页
   ·节流套筒的模态分析第38-48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材料属性及实常数第39-40页
     ·网格划分第40-41页
     ·加载与求解第41-42页
     ·计算结果第42-48页
     ·结果分析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理论研究第49-61页
   ·引言第49页
   ·PID 控制第49-51页
     ·PID 控制的原理第49-50页
     ·PID 控制器参数的整定第50-51页
   ·模糊控制理论第51-53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2页
     ·模糊控制的特点第52-53页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模糊PID 控制器设计第53-60页
     ·确定模糊PID 控制器结构第53-54页
     ·精确量的模糊化处理第54-57页
     ·建立模糊PID 控制器的控制规则第57-58页
     ·确定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函数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第61-72页
   ·引言第61页
   ·系统仿真与仿真软件简介第61-62页
     ·系统仿真的概念第61页
     ·MATLAB 与SIMULINK 软件的简介第61-62页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特性研究及模型辨识第62-65页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62-63页
     ·二次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辨识第63-65页
   ·基于常规PID 控制的仿真研究第65-66页
   ·基于模糊PID 控制的仿真研究第66-70页
     ·建立模糊推理系统第66-68页
     ·基于模糊PID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第68-70页
   ·常规PID 控制与模糊PID 控制在扰动下的仿真分析第70-71页
     ·给定值扰动(变工况)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第70-71页
     ·冷凝水扰动(随机扰动)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第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体机器人编队协调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多模型融合软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