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内涵及特点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内涵 | 第16-18页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内涵 | 第16页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构成要素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特点 | 第18-21页 |
一、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方式的快捷性 | 第18页 |
二、网络政治学习行为选择的自主性 | 第18-19页 |
三、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内容的丰富性 | 第19-20页 |
四、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环境的开放性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类型 | 第21-24页 |
一、碎片化网络政治学习行为 | 第21页 |
二、泛读式网络政治学习行为 | 第21-22页 |
三、精研读式网络政治学习行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43页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调查数据与分析 | 第24-38页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调查情况概述 | 第24-25页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现状数据分析 | 第25-3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基本结论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38-43页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基本结论 | 第38-40页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研究 | 第43-68页 |
第一节 不同类型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43-63页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43-46页 |
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三、不同地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48-51页 |
四、不同专业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五、不同学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六、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七、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58-61页 |
八、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比较分析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63-68页 |
一、女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4页 |
二、非独生子女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4-65页 |
三、不同专业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5页 |
四、各类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5-66页 |
五、二线城市及以下来源地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6-67页 |
六、非党员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引导对策研究 | 第68-79页 |
第一节 激发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 第68-70页 |
一、转变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方式 | 第68-69页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主动性培养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意识培育 | 第70-73页 |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意识的培育 | 第70-71页 |
二、树立大学生自我学习观念,提高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认同和满意程度..62 | 第71-72页 |
三、挑选专业政治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政治学习 | 第72-73页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自律性 | 第73-76页 |
一、自觉掌握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规范 | 第73-74页 |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自律性学习习惯 | 第74页 |
三、自觉锻炼网络政治学习行为自律意志 | 第74-75页 |
四、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网络学习自律环境 | 第75-76页 |
第四节 加强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指导 | 第76-79页 |
一、加强女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意识教育 | 第76-77页 |
二、精心挑选指导教师,开展不同类型高校网络政治学习行为 | 第77页 |
三、针对不同年级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不断创新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的新模式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件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