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16页 |
ABSTRACT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1.1 昆虫表皮结构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1.2 昆虫翅表皮结构研究概述 | 第19-20页 |
1.3 昆虫表皮蛋白的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1.3.1 昆虫表皮蛋白的概述及分类 | 第20-21页 |
1.3.2 昆虫翅表皮蛋白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飞蝗转录组的表皮蛋白分析 | 第24-34页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4页 |
2.1.1 供试昆虫 | 第24页 |
2.1.2 相关试剂 | 第24页 |
2.1.3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2.1 基于飞蝗转录组搜索飞蝗表皮蛋白基因 | 第24-25页 |
2.2.2 聚类分析 | 第25页 |
2.2.3 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2.2.4 RT-PCR | 第26-28页 |
2.2.5 LmACP7扩增片段检测 | 第28页 |
2.2.6 RT-qPCR | 第28页 |
2.2.7 LmACP7基因结构及序列分析 | 第28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3.1 飞蝗表皮蛋白基因的搜索 | 第28-30页 |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库的翅表皮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 第30-31页 |
2.3.3 飞蝗翅表皮蛋白基因LmACP7结构分析 | 第31页 |
2.4 讨论 | 第31-34页 |
第三章 LmACP7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模式分析 | 第34-46页 |
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4-36页 |
3.1.1 供试昆虫 | 第34页 |
3.1.2 相关试剂及工具酶 | 第34页 |
3.1.3 主要溶液及缓冲液的配制 | 第34-35页 |
3.1.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35-3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6-40页 |
3.2.1 RNA的提取 | 第36页 |
3.2.2 PCR | 第36页 |
3.2.3 LmACP7扩增片段检测以及纯化 | 第36-37页 |
3.2.4 重组质粒pET32a-Lm ACP7的构建和检测 | 第37-38页 |
3.2.5 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38-39页 |
3.2.6 目的蛋白的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9页 |
3.2.7 Western blot | 第39-4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3.3.1 重组质粒pET32a-LmACP7的构建和检测 | 第40-41页 |
3.3.2 LmACP7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41-42页 |
3.3.3 LmACP7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 第42-43页 |
3.3.4 LmACP7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 第43-44页 |
3.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飞蝗LmACP7的组织定位与几丁质结合特性分析 | 第46-58页 |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6-47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主要试剂及溶剂的配制 | 第46页 |
4.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46-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4.2.1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第47-48页 |
4.2.2 免疫组化 | 第48页 |
4.2.3 免疫胶体金 | 第48-49页 |
4.2.4 胶状几丁质的制备 | 第49页 |
4.2.5 LmACP7与胶状几丁质的体外结合实验 | 第49-5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0-55页 |
4.3.1 翅发育超微结构观察 | 第50-52页 |
4.3.2 LmACP7翅芽组织定位 | 第52页 |
4.3.3 LmACP7在成虫翅组织中的精细定位 | 第52-54页 |
4.3.4 LmACP7与胶状几丁质的体外结合实验 | 第54-55页 |
4.4 讨论 | 第55-58页 |
第五章 LmACP7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58-66页 |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8页 |
5.1.1 供试昆虫 | 第58页 |
5.1.2 相关试剂及工具酶 | 第5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2.1 dsRNA的体外合成、注射以及观察 | 第58-59页 |
5.2.2 沉默效率检测 | 第59-60页 |
5.2.3 HE染色 | 第60页 |
5.2.4 透射电镜观察 | 第60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0-64页 |
5.3.1 LmACP7的干扰对五龄飞蝗翅芽发育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2 LmACP7的干扰对飞蝗成虫翅发育的影响 | 第62-64页 |
5.4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六章 LmACP7缺失引发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 第66-74页 |
6.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66页 |
6.1.1 供试昆虫 | 第66页 |
6.1.2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第66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6.2.1 透射电镜观察 | 第66页 |
6.2.2 RT-qPCR | 第66-67页 |
6.2.3 TUNEL检测凋亡 | 第67页 |
6.2.4 Cytc表达部位检测 | 第67页 |
6.2.5 Caspase3表达量检测 | 第67-68页 |
6.2.6 Caspases酶活测定 | 第68-69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6.3.1 LmACP7的缺失导致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69-70页 |
6.3.2 LmACP7的缺失导致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分析 | 第70-72页 |
6.4 讨论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