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前言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国内有关儒家德育思想的研究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 归纳法 | 第12页 |
(三) 理论分析法 | 第12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3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13-21页 |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良好 | 第13-15页 |
(一)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 第13-14页 |
(二) 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 | 第14页 |
(三) 价值认知较为正确,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 第14-15页 |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 第15页 |
(二)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观念较淡漠 | 第15-16页 |
(三) 大学生道德实践与道德认知脱节 | 第16页 |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 第16-17页 |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7-21页 |
(一) 外来文化冲击较大 | 第17页 |
(二) 学校教育不够完善 | 第17-19页 |
(三) 家庭环境影响深远 | 第19页 |
(四)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21-37页 |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第21-26页 |
(一)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1-25页 |
(二) 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二、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26-37页 |
(一) 儒家德育思想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 | 第26-28页 |
(二) 儒家德育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 第28-30页 |
(三) 儒家德育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基础 | 第30-32页 |
(四) 儒家德育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实践途径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儒家德育思想运用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第37-42页 |
一、将儒家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 | 第37-38页 |
(一)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设置为公共课程 | 第37页 |
(二) 将儒家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第37页 |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 第37-38页 |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 第38页 |
(一) 教师要树立自身人格魅力 | 第38页 |
(二) 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 | 第38页 |
(三)教师要身作则 | 第38页 |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力量 | 第38-39页 |
(一) 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 第39页 |
(二)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 第39页 |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 | 第39-40页 |
(一) 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39-40页 |
(二) 组织大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加强道德实践 | 第40页 |
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 第40-42页 |
(一) 充分利用网络收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 第40页 |
(二)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