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1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11-15页 |
1.2.2 不同覆盖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1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16页 |
1.3.2 不同覆盖措施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1.3.3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大孔隙及土壤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 第16页 |
1.3.4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影响的室内模拟 | 第16页 |
1.3.5 不同覆盖措施的适宜性评价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盐池县地理位置和范围 | 第18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地貌 | 第19页 |
2.1.4 水资源 | 第19页 |
2.1.5 土壤资源 | 第19-20页 |
2.1.6 植被资源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20-22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2页 |
2.3 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2.3.1 确定评价要素集合 | 第22页 |
2.3.2 确定评语集合 | 第22页 |
2.3.3 确定评判矩阵 | 第22-2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56页 |
3.1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4-35页 |
3.1.1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4-27页 |
3.1.2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含水、持水量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4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5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6 小结 | 第35页 |
3.2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35-40页 |
3.2.1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小结 | 第39-40页 |
3.3 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大孔隙及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 第40-46页 |
3.3.1 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染色面积及染色深度的影响 | 第40页 |
3.3.2 不同地表覆盖下土壤垂直剖面的染色面积 | 第40-42页 |
3.3.3 不同地表覆盖下土壤剖面染色浓度的垂直分异 | 第42-44页 |
3.3.4 不同地表覆盖下优先的流形态特征 | 第44-46页 |
3.3.5 小结 | 第46页 |
3.4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水分入渗的室内模拟实验 | 第46-49页 |
3.4.1 不同砾石粒径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2 不同砾石粒径对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3 地膜不同残留深度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第48页 |
3.4.4 地膜不同残留深度对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5 小结 | 第49页 |
3.5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的适宜性评价 | 第49-56页 |
3.5.1 AHP-模糊评判要素集合 | 第50页 |
3.5.2 评价集合的确定 | 第50页 |
3.5.3 U到V上的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 | 第50-51页 |
3.5.4 层次单排序 | 第51-52页 |
3.5.5 综合评价 | 第52-55页 |
3.5.6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8页 |
4.1 结论 | 第56-57页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