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精神病 | 第13页 |
(二)精神残疾 | 第13页 |
(三)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 | 第13-14页 |
二、精神康复社会工作服务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社会支持理论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二)访谈法 | 第17-18页 |
(三)参与式观察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F精神病医院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基本现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医院与患者的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一、F精神病医院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二、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 第21-28页 |
一、社会支持状况 | 第21-23页 |
(一)家人支持匮乏 | 第21-22页 |
(二)朋友支持匮乏 | 第22页 |
(三)其他支持欠缺 | 第22-23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一)对疾病无自知力影响社会支持的建立 | 第23-24页 |
(二)自我评价低影响社会支持的建立 | 第24页 |
(三)封闭的住院环境影响社会支持的建立 | 第24-27页 |
(四)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支持的建立 | 第27-28页 |
第三章 F精神病医院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社会工作服务分析 | 第28-44页 |
第一节 个案工作 | 第28-34页 |
一、介入目标 | 第28页 |
二、介入策略与实施过程 | 第28-34页 |
(一)提高服务对象的自我评价 | 第28-30页 |
(二)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家人支持 | 第30-31页 |
(三)帮助服务对象增加社会支持 | 第31-32页 |
(四)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朋友支持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小组工作 | 第34-39页 |
一、介入目标 | 第34页 |
二、介入策略与实施过程 | 第34-39页 |
(一)小组的性质和形式 | 第34-35页 |
(二)小组成员情况 | 第35-36页 |
(三)介入策略与实施过程 | 第36-39页 |
1、鼓励彼此建立友谊 | 第36-37页 |
2、鼓励服务对象表达与参与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 | 第39-41页 |
一、介入目标 | 第39-40页 |
二、介入策略与实施过程 | 第40-41页 |
(一)链接志愿者资源增加社会支持 | 第40页 |
(二)社区义卖宣传改善社会环境 | 第40-41页 |
(三)开展社区讲座改善社会环境 | 第41页 |
(四)借助媒体宣传增加社会支持 | 第41页 |
第四节 介入效果评估 | 第41-44页 |
(一)社会支持增加 | 第41-42页 |
(二)自我评价提高 | 第42-43页 |
(三) 住院环境改善 | 第43页 |
(四)社会环境改善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重症托养精神病患者康复服务中的困境及建议 | 第44-51页 |
第一节 服务中的困境 | 第44-48页 |
一、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 | 第44-45页 |
二、社会的支持资源匮乏 | 第45页 |
三、医院规章制度的欠缺 | 第45-46页 |
四、社会工作者能力薄弱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48-51页 |
一、政府层面: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 第48页 |
二、社会层面:引起社会大众关注 | 第48-49页 |
三、医院层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 第49页 |
四、社工层面:增加知识技能培训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附录二 | 第58-63页 |
附录三 | 第63-65页 |
附录四 | 第65-66页 |
附录五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