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第11页 |
1.2.3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第11-12页 |
1.2.4 简要述评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4-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5页 |
2.1.2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 | 第15-16页 |
2.1.3 协调度 | 第16-18页 |
2.1.4 熵值赋权法法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 | 第19-21页 |
2.2.2 产业转型升级概念内涵 | 第21-22页 |
2.2.3 耦合协调度理论 | 第22-23页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 第23-33页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3-25页 |
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构建说明 | 第25-26页 |
3.2.1 生态文明指标 | 第25-26页 |
3.2.2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页 |
3.3 产业转型升级指标的构建及说明 | 第26-31页 |
3.3.1 产业转型升级指标说明 | 第27-30页 |
3.3.2 产业转型升级指标构成 | 第30-31页 |
3.4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 | 第31-33页 |
4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度发展实证研究 | 第33-44页 |
4.1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指标构成及说明 | 第33-39页 |
4.1.1 贵州生态文明现状及面临问题 | 第33-35页 |
4.1.2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指标构成 | 第35-37页 |
4.1.3 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及问题 | 第37页 |
4.1.4 贵州产业转型升级指标构成 | 第37-39页 |
4.2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互作用机理 | 第39-40页 |
4.3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调度值的测算及分析 | 第40-42页 |
4.4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度值的测算与分析 | 第42-44页 |
5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思路与建议 | 第44-47页 |
5.1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路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 第44-45页 |
5.2 注重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 | 第45页 |
5.3 以政府为主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发展 | 第45页 |
5.4 建立和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促进产业转型 | 第45-4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