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能源建设的智慧城市发展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城市发展战略理论 | 第18-23页 |
2.1 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 第18页 |
2.2 城市发展战略特征 | 第18-20页 |
2.3 城市发展战略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3.1 PEST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2.3.2 德尔菲法分析模型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智慧城市分析 | 第23-31页 |
3.1 智慧城市内涵 | 第23-24页 |
3.2 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 第24-30页 |
3.2.1 城市雾霾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3.2.2 “APEC蓝”分析 | 第27-29页 |
3.2.3 城市低碳化 | 第29页 |
3.2.4 城市可持续化 | 第29页 |
3.2.5 能源绿色化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智慧能源建设助力智慧城市发展研究 | 第31-50页 |
4.1 智慧能源概念 | 第31-34页 |
4.1.1 智慧能源缓解现实压力 | 第32-33页 |
4.1.2 智慧能源加速文明转型 | 第33页 |
4.1.3 智慧能源适应未来发展 | 第33-34页 |
4.2 智慧能源建设环境分析—基于PEST模型 | 第34-37页 |
4.2.1 P—政策环境分析 | 第34-35页 |
4.2.2 E—经济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4.2.3 S—社会环境分析 | 第36页 |
4.2.4 T—技术环境分析 | 第36-37页 |
4.3 智慧能源建设助力智慧城市发展措施 | 第37-38页 |
4.4 智慧能源建设项目的具体应用 | 第38-49页 |
4.4.1 新能源汽车发展 | 第38-41页 |
4.4.2 清洁能源利用 | 第41-43页 |
4.4.3 城市供热改造 | 第43-46页 |
4.4.4 电力需求侧管理 | 第46-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智慧能源建设评价体系设计 | 第50-55页 |
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50页 |
5.2 德尔菲法设计评价体系 | 第50-52页 |
5.2.1 选择专家 | 第50-51页 |
5.2.2 设计专家调查表 | 第51页 |
5.2.3 多轮征询和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5.3 智慧能源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52-54页 |
5.3.1 智慧能源建设硬件支撑指标体系 | 第52-53页 |
5.3.2 智慧能源建设综合应用系统指标体系 | 第53-54页 |
5.3.3 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第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