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水声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水声信道特点 | 第14-15页 |
1.3.1 声传播损失 | 第14页 |
1.3.2 多途效应 | 第14页 |
1.3.3 多普勒频移 | 第14页 |
1.3.4 海洋环境噪声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MC-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6-2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多载波CDMA技术 | 第16-21页 |
2.2.1 多载波CDMA技术 | 第16-17页 |
2.2.2 直扩扩频和多载波调制 | 第17-18页 |
2.2.3 MC-CDMA | 第18页 |
2.2.4 MC-DS-CDMA | 第18-19页 |
2.2.5 MT-CDMA | 第19-20页 |
2.2.6 三种多载波CDMA性能比较 | 第20-21页 |
2.2.7 MC-CDMA与OFDM的比较 | 第21页 |
2.3 MC-CDMA的系统模型 | 第21-24页 |
2.3.1 MC-CDMA系统发射机模型 | 第21-22页 |
2.3.2 MC-CDMA系统接收机模型 | 第22-23页 |
2.3.3 MC-CDMA水声通信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2.4 MC-CDMA水声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4-25页 |
2.4.1 扩频码的选择 | 第24页 |
2.4.2 峰均功率比(PAPR)控制技术 | 第24-25页 |
2.4.3 同步技术 | 第25页 |
2.4.4 信道估计技术 | 第25页 |
2.4.5 分集合并技术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MC-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 | 第27-46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水声信道建模 | 第27-30页 |
3.2.1 多径信道模型 | 第27-28页 |
3.2.2 水声信道建模 | 第28-30页 |
3.3 基于导频辅助的MC-CDMA信道估计原理 | 第30-31页 |
3.4 基于导频辅助的MC-CDMA信道估计技术 | 第31-40页 |
3.4.1 导频间隔的选取方法 | 第31-32页 |
3.4.2 导频插入方式 | 第32-34页 |
3.4.2.1 不同导频插入方式的仿真 | 第33-34页 |
3.4.3 信道估计算法 | 第34-37页 |
3.4.3.1 最小平方(LS)准则 | 第35页 |
3.4.3.2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准则 | 第35-36页 |
3.4.3.3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 | 第36-37页 |
3.4.4 信道估计中的插值算法 | 第37-40页 |
3.4.4.1 线性插值 | 第38页 |
3.4.4.2 二次高斯插值 | 第38页 |
3.4.4.3 三次样条插值 | 第38-39页 |
3.4.4.4 不同插值算法的仿真 | 第39-40页 |
3.5 对LMMSE算法的改进 | 第40-45页 |
3.5.1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低秩算法 | 第40-42页 |
3.5.2 基于相干带宽的简化算法 | 第42-44页 |
3.5.3 对简化算法计算量的比较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MC-CDMA系统的分集合并技术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水声信道中的多用户MC-CDMA系统 | 第46-48页 |
4.2.1 MC-CDMA系统发射端等效原理 | 第46-47页 |
4.2.2 MC-CDMA系统接收端分集合并原理 | 第47-48页 |
4.3 MC-CDMA的分集合并方式 | 第48-54页 |
4.3.1 常见的分集合并方式 | 第49-51页 |
4.3.1.1 最大比合并(MRC) | 第49页 |
4.3.1.2 等增益合并(EGC) | 第49页 |
4.3.1.3 正交恢复合并(ORC) | 第49-50页 |
4.3.1.4 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 | 第50-51页 |
4.3.2 常见分集合并技术的仿真比较 | 第51-54页 |
4.4 对分集合并系数的研究 | 第54-62页 |
4.4.1 分集合并系数k | 第54页 |
4.4.2 对0第54-57页 | |
4.4.3 对1第57-61页 | |
4.4.4 对k值范围进一步扩展的研究 | 第61页 |
4.4.5 分集合并系数k的变化对分集合并方案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 MC-CDMA水声通信系统的最佳分集合并策略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