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李贤《古穰杂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15页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一章 南阳邓州李贤第15-33页
    第一节 李贤生平事迹第15-20页
        一、少年天才第15-16页
        二、官场积淀第16-18页
        三、进入内阁第18-19页
        四、阁臣之首第19-20页
    第二节 李贤为内阁首辅考第20-33页
        一、明代内阁制度的缘起及发展第20-23页
        二、李贤是否是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辅第23-29页
        三、李贤在阁期间内阁的实际情况第29-33页
第二章 《古穰杂录》成书与流传第33-46页
    第一节 《古穰杂录》作者考第33-34页
    第二节 《古穰杂录》书名考第34-38页
    第三节 《古穰杂录》著录、版本等情况第38-46页
        一、《古穰杂录》著录情况第38-40页
        二、《古穰杂录》版本情况第40-42页
        三、《古穰杂录》卷数争议第42-43页
        四、《古穰杂录》著录归类分歧考第43-46页
第三章 李贤著述考第46-54页
    第一节 《古穰杂录摘抄》考第46页
    第二节 《体验录》考第46-47页
    第三节 《鉴古录》考第47-49页
    第四节 《古穰续集》考第49-54页
第四章 《古穰杂录》内容考辨———亲历类第54-71页
    第一节 “吏部尚书郭琎”条考辨第54-57页
    第二节 “同年邹来学”条考辨第57-58页
    第三节 “宣德初,许臣僚宴乐”条考辨第58-60页
    第四节 “英国公为文庙功臣”条考辨第60-62页
    第五节 “锦衣指挥马顺”条考辨第62-63页
    第六节 “霸州守张需”条考辨第63-65页
    第七节 “昌平侯杨洪”条考辨第65-68页
    第八节 “士奇晚年泥爱其子”条考辨第68-71页
第五章 《古穰杂录》内容考辨——听闻类第71-87页
    第一节 “户部尚书夏原吉”条考辨第71-73页
    第二节 “刘子钦江西人”条考辨第73-74页
    第三节 “曹端为教职”条考辨第74-76页
    第四节 “宣庙初,思用旧人”条考辨第76-77页
    第五节 “都御史陈智”条考辨第77-79页
    第六节 “兵部尚书邝垫”条考辨第79-81页
    第七节 “都御史轩輗”条考辨第81-83页
    第八节 “处士吴梦”条考辨第83-85页
    第九节 “户部侍郎焦宏”条考辨第85-87页
第六章 《古穰杂录》内容考辨——杂说类第87-102页
    第一节 “吴草庐得弟子”条考辨第87-91页
    第二节 “本朝仕途中能以理学为务者”条考辨第91-95页
    第三节 “福建参政宋彰”条考辨第95-96页
    第四节 “吏部尚书魏骥”条考辨第96-97页
    第五节 “胡颐庵,急流中勇退”条考辨第97-98页
    第六节 “文庙过江时”条考辨第98-99页
    第七节 “文庙过江之日”条考辨第99-102页
第七章 《古穰杂录》内容考辨——杂传类第102-114页
    第一节 “李时勉在翰林”条考辨第102-104页
    第二节 “刑部尚书魏源”条考辨第104-106页
    第三节 “刑部尚书王质”条考辨第106页
    第四节 “陈鉴为人忠厚端谨”条考辨第106-108页
    第五节 “襄城伯李隆”条考辨第108-109页
    第六节 “吏部郎中常中孚”条考辨第109-110页
    第七节 “都御史洪英”条考辨第110-111页
    第八节 “运使韩伟”条考辨第111-112页
    第九节 “户部尚书王佐”条考辨第112-114页
第八章 《古穰杂录》的写作特点第114-128页
    第一节 多样化的叙述视角第114-117页
        一、内视角叙述第114-116页
        二、全知视角叙述第116页
        三、外视角叙述第116-117页
    第二节 叙议结合第117-120页
        一、叙述为主,议论辅之第117-119页
        二、议论为主,叙述辅之第119页
        三、纯议论第119-120页
    第三节 史家笔法与小说家笔法第120-128页
        一、史家笔法第121-124页
        二、小说家笔法第124-128页
结语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7页
致谢第137-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因素调查研究
下一篇:农村高中英语阅读障碍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