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20-21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21-23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高新技术企业 | 第23-24页 |
2.1.2 政府补助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2.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失灵理论 | 第25-27页 |
2.2.2 政府干预理论 | 第27-28页 |
2.3 本章结论 | 第28-29页 |
3 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及其获得政府补助的现状研究 | 第29-37页 |
3.1 沪深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研究 | 第29-33页 |
3.1.1 研究开发投入及无形资产占比统计 | 第29-30页 |
3.1.2 固定资产建设投入及固定资产占比统计 | 第30-31页 |
3.1.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增长情况统计 | 第31-33页 |
3.2 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的现状研究 | 第33-36页 |
3.2.1 我国生产力水平现状统计 | 第33-34页 |
3.2.2 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现状统计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效益的案例分析——鸿利智汇VS实达集团 | 第37-56页 |
4.1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政府补助效益研究 | 第37-43页 |
4.1.1 案例背景 | 第37页 |
4.1.2 获得政府补助的原因 | 第37-38页 |
4.1.3 政府补助明细及作用效果 | 第38-43页 |
4.2 对比分析——以实达集团为对比案例 | 第43-54页 |
4.2.1 案例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4.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6-47页 |
4.2.3 对比研究 | 第47-54页 |
4.3 案例小结 | 第54-56页 |
4.3.1 借鉴以前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54页 |
4.3.2 本案例分析结论 | 第54-56页 |
5 研究结论、建议与局限 | 第56-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5.2 建议 | 第58-60页 |
5.2.1 给企业的建议 | 第58页 |
5.2.2 给政府的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