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EEG-NIRS的少通道脑机接口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脑机接口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脑机接口的定义第11页
        1.1.2 脑机接口的组成第11-12页
        1.1.3 脑机接口的分类第12-14页
    1.2 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单模态脑机接口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多模态脑机接口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运动想象诱发脑电和血氧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第20-23页
    2.1 大脑皮层及其功能分区第20页
    2.2 运动想象诱发脑电的生理学基础第20-21页
        2.2.1 脑电的产生及测量机制第20-21页
        2.2.2 运动想象诱发的事件相关同步/去同步第21页
    2.3 运动想象诱发血氧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第21-22页
        2.3.1 血氧变化的产生及测量机制第21-22页
        2.3.2 运动想象诱发的血氧变化第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运动想象的双模态脑机接口系统实验设计第23-27页
    3.1 实验环境第23页
    3.2 被试第23-24页
    3.3 实验范式第24-25页
    3.4 双模态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第25-26页
        3.4.1 脑电信号采集第25-26页
        3.4.2 功能近红外血氧信号采集第26页
    3.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运动想象脑功能定位及脑机接口通道选择第27-35页
    4.1 运动想象相关脑电源定位及通道选择第27-30页
        4.1.1 运动想象相关脑电源定位第27-30页
        4.1.2 运动想象脑电通道选择第30页
    4.2 运动想象相关功能近红外源定位及通道选择第30-34页
        4.2.1 运动想象相关功能近红外源定位第30-33页
        4.2.2 运动想象功能近红外通道选择第33-34页
    4.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双模态脑机接口系统特征提取第35-48页
    5.1 信号预处理第35-37页
        5.1.1 脑电信号去噪第35页
        5.1.2 血氧信号去躁第35-37页
    5.2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第37-44页
        5.2.1 现有的常用特征提取算法第37-42页
        5.2.2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共同空间模式少通道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第42-43页
        5.2.3 脑电特征提取算法对比第43-44页
    5.3 血氧信号特征提取第44-47页
        5.3.1 血氧变化的幅值特征第44-45页
        5.3.2 血氧变化的导数特征第45-46页
        5.3.3 血氧变化的趋势效应第46-47页
        5.3.4 血氧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对比第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双模态脑机接口系统的模式分类第48-61页
    6.1 数据融合方法概述第48-50页
    6.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层数据融合及分类第50-54页
        6.2.1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第50-52页
        6.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融合及分类第52-53页
        6.2.3 特征层融合参数选择第53-54页
    6.3 基于神经网络的决策层数据融合及分类第54-59页
        6.3.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第54-57页
        6.3.2 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及分类第57-58页
        6.3.3 决策层融合参数选择第58-59页
    6.4 单模态模式分类与双模态模式分类的结果比较第59-60页
    6.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7.1 总结第61页
    7.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事事故调查报告中分词的汉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在线新兴商务》中复杂句的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