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章节安排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政务微博及公共信息服务理论的相关概述第18-24页
    2.1 政务微博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2.1.1 微博概述第18页
        2.1.2 政务微博的内涵第18-19页
        2.1.3 政务微博的基本功能第19-20页
    2.2 公共信息服务概述第20-23页
        2.2.1 公共信息服务的内涵第20-21页
        2.2.2 公共信息服务的意义第21-23页
    2.3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的意义第23-24页
第3章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第24-36页
    3.1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4-30页
        3.1.1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4-25页
        3.1.2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第25-26页
        3.1.3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初选第26-27页
        3.1.4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甄选第27-29页
        3.1.5 我国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单项评价指标的内容定义第29-30页
    3.2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第30-36页
        3.2.1 评价模型构建的依据第30页
        3.2.2 层次分析法第30-32页
        3.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32-34页
        3.2.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构建第34-36页
第4章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第36-49页
    4.1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第36页
        4.1.1 研究对象选取第36页
        4.1.2 研究目的第36页
    4.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36-40页
        4.2.1 调查问卷设计第37页
        4.2.2 调查样本分析与数据预处理第37-40页
    4.3 实证评价与结果分析第40-46页
        4.3.1 确定权重第40-44页
        4.3.2 模糊综合评价第44-45页
        4.3.3 结果分析第45-46页
    4.4 对策建议第46-49页
        4.4.1 提高政府和公众参与政务微博的积极性第46页
        4.4.2 完善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内容第46-47页
        4.4.3 提升政务微博服务水平第47页
        4.4.4 加快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的制度和法制建设第47-4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49页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A 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表第54-56页
附录B 我国政务微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隶属度第56-57页
附录C 我国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绩效测评调查问卷第57-59页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的电机减振降噪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生物样本检测的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