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国内外换热器腐蚀处理技术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外换热器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国内外换热器解决结垢技术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大化肥装置换热器腐蚀结垢机理分析 | 第14-31页 |
2.1 塔石化换热器腐蚀结垢概况 | 第14-20页 |
2.1.1 E-106 中压冷凝器 | 第14页 |
2.1.2 E-212 高变锅炉给水预热器 | 第14-15页 |
2.1.3 E-303 贫液水冷器 | 第15页 |
2.1.4 E-504 合成气水冷器 | 第15-16页 |
2.1.5 E-102 A/B中压分解器 | 第16-17页 |
2.1.6 E-702 汽提塔冷却器 | 第17-18页 |
2.1.7 E-122 泄漏 | 第18页 |
2.1.8 E-124 列管角焊缝腐蚀 | 第18-19页 |
2.1.9 E-110(冲洗冷凝液冷却器)腐蚀情况 | 第19页 |
2.1.10 E504(合成气水冷器) | 第19-20页 |
2.2 合成氨装置工艺介质对换热器腐蚀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2.2.1 高温氢腐蚀机理分析 | 第20页 |
2.2.2 高温硫化氢腐蚀机理分析 | 第20页 |
2.2.3 湿硫化氢腐蚀机理分析 | 第20页 |
2.2.4 氮腐蚀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2.2.5 二氧化碳腐蚀机理分析 | 第21页 |
2.3 尿素装置工艺介质对换热器腐蚀机理分析 | 第21-23页 |
2.3.1 氨基甲酸铵的腐蚀 | 第21页 |
2.3.2 氰氧酸根的腐蚀 | 第21-22页 |
2.3.3 氨络合反应引起的腐蚀 | 第22页 |
2.3.4 形成羟基物 | 第22页 |
2.3.5 (HCO_3)~-的作用 | 第22页 |
2.3.6 电化学腐蚀 | 第22-23页 |
2.4 介质工艺参数对换热器腐蚀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2.5 循环水对换热器腐蚀分析 | 第24-27页 |
2.5.1 溶解氧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 第24-25页 |
2.5.2 微生物引起的腐蚀 | 第25页 |
2.5.3 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 | 第25页 |
2.5.4 循环水水质对换热器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5.5 循环水运行条件对换热器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2.6 换热器腐蚀种类分析 | 第27-28页 |
2.7 换热器结垢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2.7.1 循环水对换热器结垢机理和结垢类型分析 | 第29页 |
2.7.2 结垢机理 | 第29页 |
2.7.3 污垢类型分析 | 第29-30页 |
2.7.4 工艺介质对换热器结垢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腐蚀监测及防腐工艺研究 | 第31-37页 |
3.1 换热器腐蚀监测技术 | 第31-33页 |
3.1.1 主要的腐蚀监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3.1.2 腐蚀监测方法的选择与监测位置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 塔石化换热器腐蚀在线监测技术方案研究 | 第33-37页 |
3.2.1 目前塔石化大化肥装置换热器采用的腐蚀监测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2.2 塔石化大化肥装置在线腐蚀监测系统设置 | 第34页 |
3.2.3 正常生产和停车期间防腐蚀控制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塔石化换热器腐蚀结垢样品检验及典型案例分析 | 第37-47页 |
4.1 换热器腐蚀物、垢样品的检验 | 第37-42页 |
4.1.1 E-212腐蚀产物及E-702垢样实验分析 | 第37-40页 |
4.1.2 事故冰机油冷器 | 第40-42页 |
4.2 E-102 腐蚀失效案例分析 | 第42-46页 |
4.3 相关建议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