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高良姜素的结构修饰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3-15页
前言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9页
    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及其抑制剂第16-20页
        1.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第16-17页
        1.2 类黄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2. 高良姜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第20-23页
        2.1 高良姜素的药理作用第20页
        2.2 高良姜素抗肿瘤作用第20-23页
    3.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3.1 Bcl-2 家族基因第23-24页
        3.2 Caspase家族第24-25页
        3.3 与凋亡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第25页
        3.4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第25-27页
    4. 小结第27-29页
第二章 高良姜素Mannich碱衍生物的半合成第29-38页
    1. 仪器与材料第29-30页
        1.1 仪器第29-30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30页
    2. 试验方法第30-35页
    3. 实验结果第35-36页
    4. 讨论与分析第36-37页
    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高良姜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筛选第38-64页
    1. 仪器与材料第38-39页
        1.1 仪器第38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38-39页
        1.3 细胞株第39页
    2. 试验方法第39-40页
    3. 实验结果第40-62页
    4. 讨论与分析第62-63页
    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机制研究第64-85页
    1. 仪器与材料第64-66页
        1.1 仪器第64-65页
        1.2 材料与试剂第65-66页
        1.3 细胞株第66页
    2. 试验方法第66-74页
        2.1 细胞的培养第66页
        2.2 高良姜素对MCF-7 的增殖作用的影响第66-67页
        2.3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第67-68页
        2.4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68-69页
        2.5 高良姜素对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3、cleaved-Bid、Bax、Bad、Bcl-2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69-73页
        2.6 高良姜素对Cyclin D3、Cyclin B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73页
        2.7 高良姜素对p-PI3K、p-Ak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73-74页
    3. 实验结果第74-80页
        3.1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74-75页
        3.2 高良姜素对MCF-7 凋亡的影响第75-76页
        3.3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周期作用影响第76-77页
        3.4 高良姜素对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3、cleaved-Bid、Bax、Bad、Bcl-2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77-79页
        3.5 高良姜素对Cyclin D3、Cyclin B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79页
        3.6 高良姜素对p-PI3K、p-Ak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79-80页
    4. 讨论与分析第80-83页
        4.1 高良姜素对MCF-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80页
        4.2 高良姜素诱导MCF-7 细胞凋亡第80-81页
        4.3 高良姜素对MCF-7 周期的影响第81-82页
        4.4 高良姜素对线粒体通路的影响第82-83页
        4.5 高良姜素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第83页
    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结语与创新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7页
附录第97-105页
    质谱谱图第97-100页
    ~1H NMR谱图第100-103页
    红外光谱图第103-10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物类中药系统鉴别方法的构建
下一篇:白花、紫花丹参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差异性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