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8页 |
(一) 本研究的价值 | 第11-12页 |
1. 理论价值 | 第11页 |
2. 实践价值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 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检验其有效性 | 第12页 |
2. 探求适合国情、校情和学情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其有效性 | 第12页 |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 第12页 |
4. 提升学生的互助、互爱、善良、正直、诚实等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 第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 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2. 合作学习内涵的研究 | 第14-15页 |
3.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16-17页 |
2. 课堂观察法 | 第17页 |
3. 课例法 | 第17页 |
4. 访谈法 | 第17页 |
5. 行动研究法 | 第17-18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第18页 |
1. 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特征,强调合作学习 | 第18页 |
2. 思想品德课的特性要求学生走进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 | 第18页 |
3. 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升学生的互助、互爱等道德修养水平 | 第18页 |
4. 素质教育要求思想品德课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 第18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 第18-20页 |
1.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思想品德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18-19页 |
2. 初中生渴望融入集体和社会的意识在增强 | 第19页 |
3. 初中生渴望提升道德修养水平,具备健全人格 | 第19页 |
4. 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理论素养 | 第19页 |
5.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为合作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 第19-20页 |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0-25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 第20页 |
2.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调控不力,指导作用弱化 | 第20-21页 |
3. 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构建不尽合理,无法提升学生对教育的认识 | 第21-22页 |
4. 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第22页 |
5. 评估环节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学生很难体验成功合作的喜悦 | 第22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22-25页 |
1. 教师没有根据内容设计合作方式,不注重合作学习的效果 | 第22-23页 |
2. 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片面,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 第23页 |
3.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合作学习实践难以突破 | 第23页 |
4. 多数学生属独生子女,合作意识薄弱 | 第23-24页 |
5. 学生无合作的能力与技巧,不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好处 | 第24页 |
6. 对合作学习缺乏科学的评估 | 第24-25页 |
三、针对问题而设计的合作学习实践过程 | 第25-31页 |
(一) "帮助——接受型合作学习"阶段 | 第25-26页 |
1. 分组 | 第25页 |
2. 学习 | 第25页 |
3. 评估 | 第25-26页 |
(二) "帮助——发现型合作学习"阶段 | 第26-27页 |
1. 提问 | 第26页 |
2. 个人独立研究 | 第26页 |
3. 讨论 | 第26-27页 |
4. 师生总结 | 第27页 |
5. 评估 | 第27页 |
(三) "协作——提升型合作学习"阶段 | 第27-28页 |
1. 提出课题 | 第27-28页 |
2. 制定计划 | 第28页 |
3. 开展探究 | 第28页 |
4. 展示成果 | 第28页 |
5. 进行评估 | 第28页 |
(四) 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设计 | 第28-31页 |
1. 激发合作学习的动机 | 第29页 |
2. 告知合作学习的目标 | 第29页 |
3. 展开合作学习过程 | 第29-30页 |
4. 结束合作学习活动 | 第30-31页 |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及分析 | 第31-40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 第31-38页 |
1. 思想品德作业的情况 | 第31页 |
2. 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的统计 | 第31-32页 |
3. 关于思想品德学科访谈的情况 | 第32-33页 |
4. 学生道德修养的情况 | 第33-38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实践结果的分析 | 第38-40页 |
1.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实践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 第38-39页 |
2. 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第39-40页 |
五、进一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 | 第40-44页 |
(一) 深入学习课改理念,强化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 第40-41页 |
1. 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 第40页 |
2. 注重对合作学习的监控 | 第40-41页 |
(二) 优化问题设计策略,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 第41页 |
(三) 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学生的合作程度 | 第41-42页 |
1. 合理分组,有效管理时间 | 第41-42页 |
2.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 第42页 |
(四) 指导必要的合作技巧,形成学生的合作行为 | 第42-43页 |
1. 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 | 第42页 |
2. 坚持教授合作学习的技巧 | 第42-43页 |
(五) 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