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应用于提升中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题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隐性课程的历史背景 | 第8页 |
第二节 隐性课程的涵义、概念 | 第8-9页 |
第三节 隐性课程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隐性课程的理论与本质特点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页 |
二、元认知理论 | 第11-12页 |
三、认知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隐性课程的本质和特点 | 第13-15页 |
第三章 隐性课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15-27页 |
第一节 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 | 第15-16页 |
一、中学化学学科特点 | 第15页 |
二、中学生学习特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 第16-19页 |
一、化学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 第16-17页 |
二、化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 | 第17-18页 |
三、化学课外活动中的隐性课程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隐性课程在中学化学的应用策略 | 第19-25页 |
一、针对化学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应用策略 | 第19-20页 |
二、针对化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应用策略 | 第20-21页 |
三、针对课外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应用策略 | 第21-25页 |
第四节 隐性课程的应用原理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隐形课程对中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作用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化学素养的概念 | 第27页 |
第二节 化学素养与中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关系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中学生隐性课程相关调查 | 第28页 |
一、调查问卷内容 | 第28页 |
二、调查信息 | 第28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页 |
第四节 隐性课程应用于提高中学生化学素养策略 | 第28-35页 |
一、提高中学生化学核心概念之间联系策略 | 第28-30页 |
二、提高中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策略 | 第30页 |
三、提高中学生独立思维方式能力的策略 | 第30-34页 |
四、提升中学生辩证看待化学局限性能力策略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