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盈余管理避税方式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 盈余管理避税与所得税税率的关系研究 | 第18页 |
2.3 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的关系研究 | 第18-20页 |
2.3.1 基于财务报告成本与税收成本的角度 | 第18-19页 |
2.3.2 基于非应税项目的角度 | 第19-20页 |
2.4 盈余管理与会计-应税收益差异的关系研究 | 第20-22页 |
2.4.1 会计-应税收益差异形成的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2.4.2 会计-应税收益差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1页 |
2.4.3 盈余管理对会计-应税收益差异的影响 | 第21-22页 |
2.5 评述小结 | 第22-23页 |
3 盈余管理对所得税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及逻辑假设的提出 | 第23-36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7页 |
3.1.1 盈余管理概念 | 第23页 |
3.1.2 盈余管理类型 | 第23-25页 |
3.1.3 企业所得税税负 | 第25页 |
3.1.4 所得税纳税筹划 | 第25-26页 |
3.1.5 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 | 第26页 |
3.1.6 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 第26-27页 |
3.2 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的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 | 第27-29页 |
3.2.1 博弈论 | 第27-28页 |
3.2.2 契约理论 | 第28页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29页 |
3.2.4 有限经济人假设 | 第29页 |
3.3 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的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3.3.1 盈余管理避税行为产生机制 | 第29-31页 |
3.3.2 盈余管理与企业纳税筹划的差异分析 | 第31-32页 |
3.3.3 盈余管理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33-36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6-41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36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4.1.2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4.2 研究变量选择及变量测算 | 第36-39页 |
4.2.1 因变量 | 第36-37页 |
4.2.2 自变量 | 第37-39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9页 |
4.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5 实证研究结果 | 第41-54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5页 |
5.2 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 | 第45-54页 |
5.2.1 相关性检验 | 第45-47页 |
5.2.2 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5.2.3 稳健性检验 | 第51-54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4-5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6.2 建议 | 第55-56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