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的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秸秆的来源、种类、成分及利用途径第11-13页
        1.1.1 秸秆的来源与种类第11页
        1.1.2 秸秆的成分第11页
        1.1.3 秸秆的利用途径第11-13页
    1.2 秸秆还田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17页
        1.2.1 秸秆还田方式第13-14页
        1.2.2 秸秆还田现状第14-15页
        1.2.3 秸秆还田的效果第15-17页
        1.2.4 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3 秸秆还田技术的前景展望第17-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21页
        1.4.1 目的意义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胁迫育秧提高水稻秧苗的抗逆性研究第21-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供试材料第21页
        2.1.2 试验设计第21-22页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页
        2.1.4 数据处理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2.2.1 不同胁迫条件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第22-24页
        2.2.2 不同胁迫条件对水稻移栽后植株生长的影响第24页
        2.2.3 不同胁迫条件对水稻移栽后植株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第24-25页
        2.2.4 不同胁迫条件对水稻移栽后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第25-26页
        2.2.5 水稻生理生化和根系形态指标与生长发育指标间的相关性第26-27页
    2.3 讨论第27页
    2.4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水肥管理克服麦秸还田负面效应第29-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供试材料第29页
        3.1.2 试验设计第29-30页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0页
        3.1.4 数据处理第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3.2.1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苗期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2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苗期叶面积和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第31-32页
        3.2.3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苗期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第32-35页
        3.2.4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第35-36页
        3.2.5 水稻生理生态和根系形态指标与生长发育指标间的相关性第36-37页
        3.2.6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土壤EC值的影响第37-38页
    3.3 讨论第38-39页
    3.4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理化性状调控克服麦秸还田负面效应第41-5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4.1.1 供试材料第41页
        4.1.2 试验设计第41-42页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2页
        4.1.4 数据处理第4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4.2.1 不同调控技术对水稻苗期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第42-43页
        4.2.2 不同调控技术对水稻苗期叶面积和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第43-44页
        4.2.3 不同调控技术对水稻苗期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第44-46页
        4.2.4 不同调控技术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第46-47页
        4.2.5 水稻生理生态和根系形态指标与生长发育指标间的相关性第47-48页
        4.2.6 不同调控技术对水稻土壤EC值的影响第48-49页
    4.3 讨论第49页
    4.4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51页
    5.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51-52页
    5.3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52页
    5.4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菊芋1号”菊粉提取纯化生产工艺的优化
下一篇: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