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涟水县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1-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1.3 本研究创新点与重点第14页
        1.3.1 本研究创新点第14页
        1.3.2 本研究的重点第14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文献综述第16-18页
        2.1.1 关于妇女就业的研究第16页
        2.1.2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第16-17页
        2.1.3 关于农村妇女就业培训问题的研究第17页
        2.1.4 关于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状况的研究第17-18页
        2.1.5 综述小结第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理论第18-19页
        2.2.2 教育公平理论第19页
        2.2.3 终身教育理论第19页
        2.2.4 成人教育理论第19-20页
    2.3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2.3.1 农村留守妇女第20页
        2.3.2 农民就业培训第20页
        2.3.3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第20-22页
3 涟水县留守妇女的家庭、就业及培训现状第22-32页
    3.1 调查地区概况及留守妇女类型第22-24页
        3.1.1 调查区概况及样本选择第22页
        3.1.2 农村留守妇女的类型第22-24页
        3.1.3 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分布与文化水平第24页
    3.2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现状第24-26页
        3.2.1 农村留守妇女子女及赡养老人情况第24-25页
        3.2.2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第25-26页
        3.2.3 涟水县留守妇女家庭经济情况第26页
    3.3 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情况第26-30页
        3.3.1 涟水县的农业生产型留守妇女的就业情况第27页
        3.3.2 涟水县非农业生产型留守妇女的就业情况第27-28页
        3.3.3 涟水县留守妇女就业对家庭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8-29页
        3.3.4 参加就业对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影响第29-30页
    3.4 涟水县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现实就业培训情况第30-32页
        3.4.1 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组织情况第30页
        3.4.2 涟水县留守妇女就业培训参与情况第30-32页
4 涟水县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32-38页
    4.1 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质量不高第32-34页
        4.1.1 留守妇女接受培训的途径比较单一第32-33页
        4.1.2 针对留守妇女的培训内容不丰富第33页
        4.1.3 对留守妇女的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第33页
        4.1.4 针对留守妇女的专业培训教师匮乏第33-34页
    4.2 培训比例较小,培训区域不平衡第34-35页
        4.2.1 培训比例较小第34-35页
        4.2.2 培训区域不平衡第35页
    4.3 培训经费供给渠道单一,培训经费不足第35-36页
        4.3.1 政府投入不足第35页
        4.3.2 社会力量集资缺乏第35-36页
        4.3.3 个人投资意愿小第36页
    4.4 培训体制不健全,评价机制缺乏第36-37页
        4.4.1 培训体制不健全第36页
        4.4.2 评价机制缺乏第36-37页
    4.5 培训对象积极性不高,培训示范作用不强第37-38页
        4.5.1 培训示范作用不强第37页
        4.5.2 培训对象积极性不高第37-38页
5 对涟水县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的思考与建议第38-44页
    5.1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的外部环境建设第38-40页
        5.1.1 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第38-39页
        5.1.2 应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的联动与协调作用第39页
        5.1.3 应发挥妇联的积极作用,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第39页
        5.1.4 应发挥社会团体的集体力量,多种渠道筹集培训经费第39-40页
        5.1.5 应加大模范示范作用,加强激励措施第40页
    5.2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的原则、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第40-42页
        5.2.1 就业培训原则第40-41页
        5.2.2 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第41页
        5.2.3 就业培训评价机制第41-42页
    5.3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的具体建议措施第42-44页
        5.3.1 留守妇女就业培训模式第42-43页
        5.3.2 留守妇女就业培训层次、内容及方式第43页
        5.3.3 留守妇女就业培训师资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 涟水县留守妇女就业现状调查问卷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镇建设研究--以淮安市范集镇为例
下一篇:基于农户的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研究--以无锡水蜜桃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