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生态镇建设研究--以淮安市范集镇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模式及启示第18-24页
    2.1 国内外生态镇建设模式第18-22页
        2.1.1 英国第18-19页
        2.1.2 日本北九州第19-20页
        2.1.3 四川进安镇第20-21页
        2.1.4 太仓市沙溪镇第21-22页
    2.2 启示第22-24页
        2.2.1 宏观政策与微观细节并重,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第22页
        2.2.2 加大限制和保护力度,是推进生态建设的根本前提第22页
        2.2.3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是推进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第22-23页
        2.2.4 广泛的宣传发动和公众参与,是推进生态建设的关键基础第23-24页
第3章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现状第24-38页
    3.1 范集镇情及创建生态镇的原因第24-27页
        3.1.1 范集镇情简介第24-25页
        3.1.2 创建生态镇的原因第25-27页
    3.2 创建生态镇的主要做法第27-31页
        3.2.1 生态镇建设组织网络及工作网络第27-28页
        3.2.2 制定并积极实施相关专项规划第28页
        3.2.3 营造生态镇建设的公共氛围第28-29页
        3.2.4 有效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第29页
        3.2.5 加强生态镇建设管理机制第29-30页
        3.2.6 切实推进生态建设专项工程第30-31页
    3.3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的指标第31-38页
        3.3.1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指标体系第31页
        3.3.2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第31-38页
第4章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第38-42页
    4.1 集镇形象得到新的提升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全面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第38页
    4.2 农村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第38-39页
    4.3 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增加第39页
    4.4 群众认可度和环保意识变强第39-41页
    4.5 镇域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第41-42页
第5章 范集镇生态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第42-46页
    5.1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挑战生态镇建设第42页
    5.2 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破坏生态建设基础第42页
    5.3 生态镇建设行政性主导推进缺乏长期性第42-43页
    5.4 生态镇建设受到城镇规划滞后的影响和制约第43页
    5.5 群众的生态观念和个体责任意识有待提高第43-46页
第6章 加强生态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46-54页
    6.1 基本原则第46-47页
        6.1.1 环保优先,协调发展第46页
        6.1.2 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第46页
        6.1.3 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第46页
        6.1.4 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第46-47页
    6.2 具体对策和建议第47-54页
        6.2.1 科学制定镇域总体发展规划第47页
        6.2.2 提升三次产业发展层次第47-48页
        6.2.3 保全生态品质和环境质量第48-50页
        6.2.4 推动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第50-51页
        6.2.5 加大生态文化宣传力度第51-52页
        6.2.6 拓宽生态镇建设融资渠道第52页
        6.2.7 注重技术创新支撑第52-5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安市稻米产业化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下一篇: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涟水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