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1蛋白与寄主水稻因子OsCSN5B的互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RBSDV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1.1 RBSDV发生、分布及危害第12页
        1.1.2 RBSDV寄主、以及传毒介体第12-13页
        1.1.3 RBSDV分类地位以及病毒粒子第13页
        1.1.4 RBSDV基因组结构第13-14页
        1.1.5 RBSD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第14-16页
    1.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技术第16-21页
        1.2.1 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hybrid system,YTHS)第16-18页
        1.2.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第18-19页
        1.2.3 CRISPR-CAS技术第19-21页
    1.3 CSN5B基因研究进展第21-23页
        1.3.1 COP9信号复合体(CSN)第21页
        1.3.2 植物泛素化(Ubiquitin)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1.3.3 CSN5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RBSDV p5-1与OsCSN5B互作验证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3 实验中使用的方法第25-33页
        2.3.1 实验中使用的引物第25页
        2.3.2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25-26页
        2.3.3 PCR产物的检测与回收第26-27页
        2.3.4 目的基因连接入门载体(BP反应)第27-28页
        2.3.5 转化大肠杆菌第28页
        2.3.6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筛选第28页
        2.3.7 小抽提取大肠杆菌质粒第28-29页
        2.3.8 目的基因连接到目的载体上(LR反应)第29页
        2.3.9 目的基因连接T载体第29-30页
        2.3.10 目的基因连接表达以及重组载体第30页
        2.3.11 测序及序列比对第30页
        2.3.12 质粒双酶切鉴定第30页
        2.3.13 一对质粒共转化酵母菌株第30-31页
        2.3.14 酵母菌株质粒的提取第31-32页
        2.3.15 提取烟草蛋白第32页
        2.3.16 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ting)第32-33页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3-37页
        2.4.1 酵母互作验证第33-34页
        2.4.2 免疫共沉淀分析第34-35页
        2.4.3 OsCSN5B与RBSDV p5-1互作结构域的分析第35-37页
    2.5 本章总结与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RBSDV p5-1与OsCSN5B互作生物学功能初步分析第38-48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材料第38-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3.1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39页
        3.3.2 连接T载体以及表达载体第39页
        3.3.3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9页
        3.3.4 重组质粒电击转化进入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9页
        3.3.5 农杆菌浸润接种第39-40页
        3.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第40页
        3.3.7 提取烟草RNA(叶片中含有较多酚类物质)第40页
        3.3.8 RNA核苷酸杂交(Northern blotting)第40-41页
        3.3.9 植物蛋白提取以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第41-42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3.4.1 OsCSN5B和p5-1亚细胞定位和共定位分析第42-43页
        3.4.2 不同浓度的OsCSN5B对于p5-1的定位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第43-45页
        3.4.3 OsCSN5B和p5-1过表达对于ToMV复制影响第45-47页
    3.5 本章总结与讨论第47-48页
第四章 水稻CSN5B基因抗血清制备和应用第48-57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材料第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51页
        4.3.1 本章节实验所用的引物第48-49页
        4.3.2 Trizol法提取水稻总RNA第49页
        4.3.3 逆转录第49-50页
        4.3.4 水稻“日本晴”CSN5B基因克隆第50页
        4.3.5 PCR产物回收纯化第50页
        4.3.6 水稻“日本晴”CSN5B基因连接pEASYTM-T5载体第50页
        4.3.7 水稻“日本晴”CSN5B基因连接重组载体第50页
        4.3.8 水稻“日本晴”CSN5B基因诱导表达和抗血清制备第50页
        4.3.9 蛋白质杂交第50页
        4.3.10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0-51页
    4.4 实验内容与结果第51-55页
        4.4.1 OsCSN5B基因T载体和表达载体构建第51-52页
        4.4.2 OsCSN5B蛋白的诱导以及条件的优化第52-53页
        4.4.3 OsCSN5B蛋白纯化第53-54页
        4.4.4 OsCSN5B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初步应用第54-55页
        4.4.5 RBSDV侵染水稻后OsCSN5B在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第55页
    4.5 总结与讨论第55-57页
第五章 OsCSN5B干涉水稻株系的获得和筛选第57-64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实验材料第57页
    5.3 实验方法第57-60页
        5.3.1 CRISPR/Cas9体系中敲除位点的选择第57-58页
        5.3.2 CRISPR/Cas9体系中导向RNA(gRNA)设计与合成第58页
        5.3.3 植物cas9/gRNA质粒构建试剂盒使用方法第58-59页
        5.3.4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第59页
        5.3.5 挑选阳性克隆第59页
        5.3.6 少量提取质粒并转化农杆菌第59页
        5.3.7 水稻DNA提取第59页
        5.3.8 PCR检测第59-60页
        5.3.9 对转基因得到T0代植株的目的基因特定区域的突变进行鉴定第60页
    5.4 实验结果第60-63页
        5.4.1 设计设计CRISPR/Cas9系统敲除位点第60页
        5.4.2 扩增gRNA序列所用的引物第60-61页
        5.4.3 B1、B2和B3 CRISPR/Cas9克隆载体的遗传转化第61-62页
        5.4.4 鉴定出阳性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第62页
        5.4.5 对T0代转基因阳性水稻株系目的基因的特定区域的突变进行鉴定第62-63页
    5.5 总结与讨论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第74-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肥—烟草轮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猪伪狂犬疫苗临床免疫应答研究及gB抗体水平评估方法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