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风险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 第20页 |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 | 第20-21页 |
2.4 信贷风险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4.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22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4.3 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4.4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第22-25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25-35页 |
3.1 商业银行A的现状 | 第25-28页 |
3.1.1 商业银行A简介 | 第25页 |
3.1.2 商业银行A风险控制组织架构 | 第25-26页 |
3.1.3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第26-28页 |
3.2 商业银行A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5页 |
3.2.1 信贷资产结构失衡 | 第28-30页 |
3.2.2 客户信息披露审查不严谨 | 第30-31页 |
3.2.3 信贷风险分析方法有缺陷 | 第31-32页 |
3.2.4 信贷风险管理理念较陈旧 | 第32-33页 |
3.2.5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3.2.6 信贷文化建设不完善 | 第34-35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4.1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一般成因 | 第35-36页 |
4.1.1 内部道德风险 | 第35页 |
4.1.2 借款方逆向选择 | 第35-36页 |
4.2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内部特殊成因 | 第36-39页 |
4.2.1 商业银行A治理结构不合理 | 第36-37页 |
4.2.2 商业银行A内控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4.2.3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落后 | 第38页 |
4.2.4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 第38-39页 |
4.3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外部特殊成因 | 第39-43页 |
4.3.1 产权不明晰 | 第39-40页 |
4.3.2 企业市场融资制度落后 | 第40页 |
4.3.3 外部监管宽松 | 第40-43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A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 第43-53页 |
5.1 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资产配置 | 第43-45页 |
5.1.1 调整行业信贷结构 | 第43-44页 |
5.1.2 优化信贷客户结构 | 第44页 |
5.1.3 稳固存款业务,降低存贷比 | 第44-45页 |
5.2 完善客户信息审查程序,充分把握客户情况 | 第45-48页 |
5.2.1 全面了解客户信息 | 第45-47页 |
5.2.2 强调客户的补充报表披露 | 第47页 |
5.2.3 加强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审查 | 第47-48页 |
5.3 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更新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 第48-50页 |
5.3.1 完善信贷风险控制考核的奖惩机制 | 第48页 |
5.3.2 建立信贷风险成因分析及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5.3.3 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内部稽核机制 | 第49-50页 |
5.4 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处理体系,化解不良贷款风险 | 第50-51页 |
5.4.1 完善自有资本金补充渠道 | 第50页 |
5.4.2 完善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制度 | 第50-51页 |
5.5 创造良好信贷文化氛围,提高信贷人员专业素质 | 第51-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