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8页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传统食品第19-20页
        2.1.2 食品安全第20页
        2.1.3 食品安全监管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2.2.2 协同治理理论第22-23页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3-24页
3 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第24-44页
    3.1 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第24-30页
        3.1.1 乐清市传统食品行业概况第24-26页
        3.1.2 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状况第26-29页
        3.1.3 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的特殊性第29-30页
    3.2 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8页
        3.2.1 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第30-32页
        3.2.2 食品安全监管初步统一,有待整合第32-33页
        3.2.3 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第33-34页
        3.2.4 检验检测能力不足第34-35页
        3.2.5 行业、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第35页
        3.2.6 传统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第35-38页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4页
        3.3.1 传统食品行业的特殊性第38-40页
        3.3.2 立法及标准体系存在缺陷第40-41页
        3.3.3 监管体制改革不到位第41-42页
        3.3.4 监管环境恶化且复杂第42-43页
        3.3.5 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第43-44页
4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借鉴第44-50页
    4.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第44-46页
        4.1.1 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第44页
        4.1.2 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第44-45页
        4.1.3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第45页
        4.1.4 成熟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第45-46页
    4.2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第46-47页
        4.2.1 多部门监管模式第46页
        4.2.2 食品合格性检查制度和标识管理第46-47页
        4.2.3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第47页
    4.3 国外相关经验对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第47-50页
        4.3.1 完善传统食品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体系第47页
        4.3.2 实现传统食品安全的全程控制第47页
        4.3.3 加强技术监督能力第47-48页
        4.3.4 落实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第48页
        4.3.5 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参与社会管理第48页
        4.3.6 加强信息公开,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第48页
        4.3.7 建立激励相容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第48-50页
5 完善乐清市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第50-62页
    5.1 完善地方配套管理规定和标准体系第50-52页
        5.1.1 加快地方配套管理规定的出台第50页
        5.1.2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第50-51页
        5.1.3 合理制定惩处裁量标准第51-52页
    5.2 建立新型的传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第52-54页
        5.2.1 构建统一界面,提供无缝隙服务监管第52页
        5.2.2 完善传统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第52页
        5.2.3 建立行政机关及人员考核制度第52-53页
        5.2.4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多元化治理模式第53页
        5.2.5 实现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第53-54页
        5.2.6 注重传统食品的“区别性”监管第54页
    5.3 加快传统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第54-57页
        5.3.1 建立传统食品质量安全技术监督体系第54-56页
        5.3.2 加强源头监管,推行HACCP体系第56页
        5.3.3 加强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建设第56-57页
        5.3.4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第57页
    5.4 推进信息公开,塑造良好的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环境第57-59页
        5.4.1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第57-58页
        5.4.2 构建食品安全道德信用体系第58页
        5.4.3 发挥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第58-59页
    5.5 健全传统食品安全培训体系第59-60页
        5.5.1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制度第59页
        5.5.2 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第59-60页
        5.5.3 实现食品安全培训专业化第60页
    5.6 引导传统食品行业发展,提高监管实效第60-62页
        5.6.1 实现传统食品的标准化生产第60-61页
        5.6.2 保障传统饮食文化,激发市场活力第61页
        5.6.3 注重品牌建设,强化“文化效应”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工作公众满意度测评方案优化研究
下一篇: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处置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