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20-22页 |
2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群体性劳动争议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3 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处置基本情况及现状 | 第25-36页 |
3.1 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处置基本情况 | 第25-30页 |
3.1.1 近五年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处置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1.2 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预防处置机制分析 | 第26-30页 |
3.2 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置机制现状 | 第30-36页 |
3.2.1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 第30-31页 |
3.2.2 多部门联合处置行动机制 | 第31-32页 |
3.2.3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 第32-33页 |
3.2.4 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 | 第33-34页 |
3.2.5 加强工会建设机制 | 第34-35页 |
3.2.6 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机制 | 第35-36页 |
4 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处置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4.1 政府角色定位不清,考核和追责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4.2 劳动监察人员不足及执法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4.3 企业工会有效调解与利益保护作用不到位 | 第38-39页 |
4.4 各种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缺失 | 第39-40页 |
4.5 各职能部门之间有效联动性较差 | 第40-41页 |
5 完善瓯海区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置机制 | 第41-45页 |
5.1 加快转变观念意识,完善考核问责机制 | 第41页 |
5.2 完善企业工会“娘家人”的调解作用 | 第41-42页 |
5.3 完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 第42-43页 |
5.4 健全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快速有效的处置机制 | 第43页 |
5.5 完善善后处置机制,及时公开事件真相 | 第43-45页 |
6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