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遗传性疾病论文

BHD综合征致病基因FLCN介导亮氨酸调控mTORC1信号通路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文献综述第13-34页
    第一章 BHD综合征与FLCN研究进展第13-22页
        1.1 BHD综合征第13页
        1.2 BHD综合征与FLCN的关系第13-14页
        1.3 FLCN蛋白的结构第14-15页
        1.4 FLCN的表达第15-16页
        1.5 FLCN的功能第16-19页
            1.5.1 与FLCN相结合的蛋白第16-17页
            1.5.2 FLCN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第17-19页
        1.6 研究BHD综合征的动物模型第19-22页
    第二章 mTORC1信号通路第22-34页
        2.1 mTOR信号通路简介第22-23页
        2.2 mTOR复合物 1(mTORC1)研究进展第23-28页
            2.2.1 氨基酸介导mTOR信号通路第24-28页
        2.3 mTOR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第28-30页
            2.3.1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生长第28-29页
            2.3.2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蛋白质合成第29页
            2.3.3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脂质的合成第29-30页
            2.3.4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糖酵解第30页
            2.3.5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第30页
        2.4 mTOR信号通路与疾病第30-33页
            2.4.1 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第31页
            2.4.2 mTOR信号与代谢紊乱第31-32页
            2.4.3 mTOR信号与神经系统疾病第32页
            2.4.4 mTOR信号与炎症第32-33页
        2.5 本项工作的前期研究结果第33-34页
试验研究第34-86页
    第三章 高浓度亮氨酸可以挽救抑制FLCN引起的mTORC1下调第34-52页
        3.1 材料第34-35页
            3.1.1 细胞和载体第34页
            3.1.2 主要试剂第34-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42页
            3.2.1 FLCN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包装和鉴定第35-38页
            3.2.2 重组慢病毒颗粒的包装第38-41页
            3.2.3 高浓度氨基酸处理第41-42页
        3.3 实验结果第42-51页
            3.3.1 FLCN慢病毒干扰载体的鉴定第42-43页
            3.3.2 慢病毒包装质粒和包膜质粒的扩增鉴定第43页
            3.3.3 慢病毒载体的包装第43-44页
            3.3.4 病毒滴度测定第44-45页
            3.3.5 慢病毒感染HEK293细胞第45-46页
            3.3.6 荧光定量PCR检测FLCN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第46-47页
            3.3.7 Western blot检测FLCN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第47页
            3.3.8 高浓度亮氨酸拮抗FLCN抑制引起的mTORC1下调第47-48页
            3.3.9 FLCN特异性介导亮氨酸激活mTORC1信号第48-49页
            3.3.10 抑制FLCN导致mTORC1对亮氨酸信号水平更敏感第49-51页
        3.4 讨论第51页
        3.5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FLCN调控溶酶体内亮氨酸水平第52-69页
        4.1 材料第52-53页
            4.1.1 细胞、载体和抗体第52页
            4.1.2 主要试验试剂配制第52-53页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3-57页
            4.2.1 细胞的培养与转染第53页
            4.2.2 细胞饥饿处理第53-54页
            4.2.3 shFLCN慢病毒感染细胞与 50×Leu的添加第54页
            4.2.4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第54页
            4.2.5 溶酶体提取与纯化第54-57页
        4.3 实验结果第57-66页
            4.3.1 FLCN在溶酶体上的分布第57页
            4.3.2 氨基酸饥饿时,FLCN在溶酶体上富集第57-59页
            4.3.3 FLCN调控溶酶体亮氨酸水平第59-63页
            4.3.4 过表达FLCN使细胞溶酶体亮氨酸维持较高水平第63-66页
        4.4 讨论第66-67页
        4.5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FLCN与PAT1相互拮抗调节mTORC1第69-75页
        5.1 材料第69-70页
            5.1.1 细胞、载体和抗体第69页
            5.1.2 引物序列第69-70页
            5.1.3 si RNA序列第70页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70-71页
            5.2.1 细胞饥饿处理第70页
            5.2.2 细胞的准备与si RNA干扰处理第70-71页
            5.2.3 细胞总RNA提取与逆转录第71页
            5.2.4 实时定量PCR(qPCR)反应第71页
        5.3 实验结果第71-73页
            5.3.1 FLCN拮抗PAT1对mTORC1的调控作用第71-72页
            5.3.2 FLCN不影响PAT4调控mTORC1的功能第72-73页
        5.4 讨论第73-74页
        5.5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FLCN调节PAT1在溶酶体上的分布第75-86页
        6.1 材料第75页
            6.1.1 细胞、载体和抗体第75页
        6.2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75-77页
            6.2.1 细胞系培养与转染第75-76页
            6.2.2 细胞的准备与si RNA干扰处理第76页
            6.2.3 细胞饥饿处理第76页
            6.2.4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第76页
            6.2.5 溶酶体提取与纯化第76页
            6.2.6 蛋白免疫共沉淀试验第76-77页
        6.3 实验结果第77-83页
            6.3.1 抑制FLCN促进溶酶体对PAT1的募集第77-79页
            6.3.2 高表达FLCN阻止PAT1在溶酶体的募集第79-81页
            6.3.3 FLCN与PAT1共定位第81-83页
        6.4 讨论第83-85页
        6.5 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7页
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计划第87-88页
    创新点第87页
    进一步研究计划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1页
缩略词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作者简介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croRNA-145和microRNA-483对牛核移植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新城疫病毒HN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