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研究课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 ·岩体卸荷破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岩石爆破破坏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RFPA2D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20-23页 |
| 第2章 多级边坡局部破坏分类及损伤过程与损伤机理分析 | 第23-47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工程背景 | 第24-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7页 |
| ·测斜仪器布置 | 第27-28页 |
| ·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及边坡变形 | 第28-29页 |
| ·MATLAB polyfit拟合函数 | 第29-31页 |
| ·边坡破坏分类 | 第31-45页 |
| ·下滑式破坏 | 第31-36页 |
| ·张拉式破坏 | 第36-40页 |
| ·侵蚀式破坏 | 第40-44页 |
| ·复合式破坏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3章 多级边坡卸荷作用下稳定性分析 | 第47-72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 ·数值模型的参数选取分析 | 第50页 |
| ·连续采动卸荷数值分析 | 第50-55页 |
| ·多级边坡的安全系数 | 第55页 |
| ·一次性开挖采动卸荷数值分析 | 第55-60页 |
| ·多级边坡的安全系数 | 第59-60页 |
| ·连续开挖和一次开挖分析结果对比 | 第60页 |
|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60-70页 |
| ·1-C监测数据分析 | 第60-64页 |
| ·3-D监测数据分析 | 第64-67页 |
| ·5-D监测数据分析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4章 岩质多级边坡爆破震动的坡形效应研究 | 第72-90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岩石爆破 | 第72-77页 |
| ·岩石爆破区域划分 | 第73-75页 |
| ·耦合爆破岩石中初始压力 | 第75-76页 |
| ·岩石爆破原理 | 第76页 |
|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 第76-77页 |
| ·多次爆破作用下中远区岩体损伤监测分析 | 第77-85页 |
| ·多级边坡爆破监测 | 第77-78页 |
| ·5-D监测孔爆破震动分析 | 第78-80页 |
| ·4-D监测孔爆破震动分析 | 第80-82页 |
| ·3-D监测孔爆破震动分析 | 第82-84页 |
| ·爆破震动波作用下岩石动力效应分析 | 第84-85页 |
| ·考虑波形对爆破震动波作用下岩石动力放大效应 | 第85-88页 |
| ·边坡形状对岩石动力放大效应影响 | 第85-88页 |
| ·考虑坡形条件下位移震动公式验证 | 第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 ·结论 | 第90-92页 |
| ·展望 | 第92-94页 |
| 文献 | 第94-10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