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导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8-9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五、研究实质 | 第9-10页 |
六、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七、不足与展望 | 第11-12页 |
第一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综述 | 第12-14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国有资产的概念 | 第12页 |
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定义 | 第12页 |
(二)国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现状 | 第12-14页 |
1、发达国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的现状 | 第12-13页 |
2、发展中国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的现状 | 第13-14页 |
3、各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的比较 | 第14页 |
第二章、我国目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 | 第14-17页 |
(一)现有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法 | 第15页 |
1、国企组织结构转型 | 第15页 |
2、改变国企管理者的配置方式 | 第15页 |
3、战略性改组 | 第15页 |
(二)国有资产保值现状 | 第15-16页 |
(三)国有资产增值现状 | 第16-17页 |
第三章、目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20页 |
(一)考核指标不合理 | 第17页 |
(二)国有资产存量不清占用不公 | 第17-18页 |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18-19页 |
1、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18页 |
2、政企不分、职能不清 | 第18页 |
3、中央和地方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 第18-19页 |
4、监督不利 | 第19页 |
5、企业法人财产权不清 | 第19页 |
(四)国有企业干部管理问题 | 第19-20页 |
1、衡量标准不合理 | 第19页 |
2、未进行分类选任和管理 | 第19页 |
3、选任机制不合理 | 第19-20页 |
4、衡量标准不合理 | 第20页 |
5、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 | 第20页 |
第四章、引入EVA概念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 第20-24页 |
(一)EVA概念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二)基于EVA视角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 | 第21-23页 |
(三)EVA理念的创新 | 第23-24页 |
第五章、通过EVA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一)EVA如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第24-25页 |
1、 EVA提高企业的资本回报率 | 第24页 |
2、 EVA有益于企业改进模式 | 第24页 |
3、 EVA可以改善企业管理 | 第24-25页 |
(二)使用EVA作为考核方式需改进的问题 | 第25-26页 |
1、资本成本单一 | 第25页 |
2、指标体系缺乏具体性 | 第25页 |
3、缺乏与企业战略结合 | 第25-26页 |
第六章、通过EVA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于中石油的案例分析 | 第26-32页 |
(一)中国石油2013年的EVA | 第26-27页 |
(二)中石油2010~2013年EVA指标与净利润指标的对比及分析 | 第27-28页 |
(三)传统财务指标与EVA相结合对中石油2013年绩效进行评价 | 第28-30页 |
(四)通过EVA提高中石油盈利能力的建议 | 第30-32页 |
1、改善薄弱环节 | 第30页 |
2、进军高利润的领域 | 第30页 |
3、与自身战略目标相结合 | 第30-31页 |
4、提高自身评价体系 | 第31页 |
5、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 | 第31页 |
6、通过EVA增强企业经营能力 | 第31-32页 |
7、将EVA作为投资考核的指标 | 第32页 |
第七章、基于EVA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及建议 | 第32-36页 |
(一)从宏观方面讲 | 第32-34页 |
1、建立国有经营责任制 | 第32-33页 |
2、建立企业监督约束机制 | 第33页 |
3、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 | 第33-34页 |
(二)从微观角度讲 | 第34-36页 |
1、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体系 | 第34页 |
2、建立企业内部产权制度 | 第34页 |
3、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 第34-35页 |
4、树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 第35页 |
5、改变企业的分配制度 | 第35页 |
6、重视财务人员培训 | 第35页 |
7、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