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7-19页 |
引言 | 第19-2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21-45页 |
第一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第21-24页 |
·TGEV的理化特性 | 第21-22页 |
·TGEV的分子生物学性质 | 第22-23页 |
·TGEV毒株间毒力变异的机制 | 第23-24页 |
2 TGEV致病机制 | 第24-26页 |
·TGEV入侵、复制和释放的机制 | 第24-25页 |
·TGEV破坏靶细胞的机制 | 第25-26页 |
3 TGEV靶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猪小肠上皮细胞(回肠)系 | 第27页 |
·猪小肠上皮细胞(空肠)系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细胞紧密连接和微丝骨架的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1 紧密连接 | 第29-31页 |
·TJ跨膜蛋白 | 第30页 |
·TJ胞质蛋白 | 第30-31页 |
2 微丝 | 第31-32页 |
·微丝的组装和去组装 | 第31-32页 |
·微丝组装的调节蛋白 | 第32页 |
3 紧密连接和微丝的相互作用 | 第32页 |
4 病原体破坏紧密连接的机制 | 第32-34页 |
5 病原体破坏微丝骨架重塑的机制 | 第34页 |
6 MAPK信号通路对紧密连接和微丝的调节作用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37-45页 |
1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第37-38页 |
·DCs的来源、分类 | 第37页 |
·DCs的功能 | 第37-38页 |
·病原体在DCs中的免疫逃逸 | 第38页 |
2 黏膜DCs | 第38-41页 |
·黏膜DCs的来源 | 第39页 |
·黏膜DCs的分类 | 第39-40页 |
·黏膜DCs摄取抗原的方式 | 第40页 |
·黏膜DCs激活抗原应答的效应位点 | 第40-41页 |
·黏膜DCs的免疫应答 | 第41页 |
3 DCs与冠状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41-42页 |
4 DCs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42-45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45-119页 |
第四章 TGEV强弱毒株对IPEC-J2细胞易感性和损伤的研究 | 第45-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材料 | 第45-47页 |
·方法 | 第47-50页 |
2 结果 | 第50-55页 |
·TGEV形态的观察 | 第50页 |
·免疫荧光法检测TGEV感染IPEC-J2细胞的情况 | 第50-51页 |
·透射电镜观察TGEV感染IPEC-J2细胞的情况 | 第51-52页 |
·TCID_(50)检测IPEC-J2细胞TGEV病毒滴度的情况 | 第52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TGEV感染IPEC-J2细胞的情况 | 第52-53页 |
·扫描电镜观察TGEV损伤IPEC-J2细胞的情况 | 第53-54页 |
·透射电镜观察TGEV损伤IPEC-J2细胞的情况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9页 |
第五章 TGEV强弱毒株对IPEC-J2细胞紧密连接和微丝骨架破坏机制的研究 | 第59-7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9-65页 |
·材料 | 第59-61页 |
·方法 | 第61-65页 |
2 结果 | 第65-74页 |
·TGEV对IPEC-J2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第65-66页 |
·TGEV对IPEC-J2细胞渗透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TGEV对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7-68页 |
·透射电镜观察TGEV对IPEC-J2细胞微丝的影响 | 第68-69页 |
·TGEV对IPEC-J2细胞微丝重塑的影响 | 第69-70页 |
·微丝干扰药物最佳剂量的筛选 | 第70-72页 |
·微丝对TGEV生命周期的影响 | 第72页 |
·TGEV感染对IPEC-J2细胞MAPK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7页 |
第六章 TGEV强弱毒株对体外培养的猪Mo-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77-9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7-86页 |
·材料 | 第77-80页 |
·方法 | 第80-86页 |
2 结果 | 第86-95页 |
·Mo-DCs形态的观察 | 第86页 |
·Mo-DCs表型分子的鉴定 | 第86-87页 |
·Mo-DCs吞噬性能的鉴定 | 第87-88页 |
·Mo-DCs跨上皮细胞摄取TGEV含量的检测 | 第88页 |
2-5 Mo-DCs中TGEV病毒滴度的检测 | 第88-89页 |
·Mo-DCs中TGEV感染量的检测 | 第89-90页 |
·Mo-DCs中TGEV感染率的检测 | 第90-91页 |
·TGEV 诱导Mo-DCs表型分子表达的检测 | 第91页 |
·TGEV诱导Mo-DCs凋亡的检测 | 第91-93页 |
·TGEV诱导Mo-DCs细胞因子分泌的检测 | 第93-94页 |
·TGEV感染的Mo-DCs对T细胞增殖的检测 | 第94-95页 |
3 讨论 | 第95-97页 |
第七章 TGEV强弱毒株对仔猪体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97-11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97-103页 |
·材料 | 第97-99页 |
·方法 | 第99-103页 |
2 结果 | 第103-116页 |
·仔猪空肠树突状细胞摄取TGEV及迁移能力的变化 | 第103-106页 |
·仔猪空肠树突状细胞摄取TGEV后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TGEV感染后仔猪空肠等器官的病理变化 | 第108-110页 |
·TGEV感染后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观察) | 第110-111页 |
·TGEV感染后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 | 第111-112页 |
·TGEV感染后树突状细胞摄取模式抗原及迁移的能力变化 | 第112-114页 |
·TGEV感染后注射模式抗原对仔猪肠道T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3 讨论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7页 |
全文结论 | 第137-13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9-141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