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1-12页 |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设计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研究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研究国外现状 | 第12-13页 |
·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研究国内现状 | 第13页 |
·试验台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试验台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试验台总体特点 | 第14页 |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试验台的试验方法及方案选择 | 第16-25页 |
·试验台总体组成 | 第16页 |
·机械加载结构 | 第16页 |
·液压加载系统 | 第16页 |
·电气控制系统 | 第16页 |
·试验方法及要求 | 第16-20页 |
·第一次纵向加载试验 | 第17页 |
·第二次纵向加载试验 | 第17页 |
·侧向加载试验 | 第17-18页 |
·第一次压垮试验 | 第18-19页 |
·第二次压垮试验 | 第19-20页 |
·试验台方案选择 | 第20-23页 |
·试验台方案一 | 第20-21页 |
·试验台方案二 | 第21-22页 |
·试验台方案三 | 第22-23页 |
·最佳方案选择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试验台总体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 第25-44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27页 |
·拖拉机防护装置试验台静载及压垮力的计算 | 第27-31页 |
·第一次纵向加载力计算 | 第28-29页 |
·第一次压垮力计算 | 第29页 |
·侧向加载力计算 | 第29-30页 |
·第二次压垮力计算 | 第30页 |
·第二次纵向加载力计算 | 第30-31页 |
·最大水平加载力和压垮加载力的确定 | 第31页 |
·试验台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 第31-43页 |
·水平加载装置基本尺寸的确定 | 第31-32页 |
·压垮加载装置基本尺寸的确定 | 第32页 |
·试验台允许测量误差 | 第32-33页 |
·水平加载装置垂直方向上丝杆螺母设计 | 第33-35页 |
·水平加载装置提升电机选择 | 第35-36页 |
·水平微调装置丝杆螺母设计 | 第36-38页 |
·水平微调装置电机选择 | 第38-39页 |
·电动葫芦的选择 | 第39-40页 |
·水平加载装置底座螺栓选择 | 第40-42页 |
·压垮装置底座螺栓选择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液压加载系统的设计 | 第44-54页 |
·液压加载系统总体设计 | 第44-46页 |
·液压加载系统的用途及性能 | 第44页 |
·液压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液压加载系统应能完成的动作 | 第45页 |
·液压加载系统控制原理图 | 第45-46页 |
·液压加载系统的主要参数计算 | 第46-51页 |
·初选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 第47页 |
·加载油缸的运动速度 | 第47-48页 |
·加载油缸的主要结构参数 | 第48-49页 |
·计算加载油缸所需流量 | 第49-51页 |
·液压油泵的选择 | 第51-53页 |
·确定液压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 第51页 |
·确定液压油泵的流量 | 第51页 |
·选择液压油泵的规格 | 第51-52页 |
·确定液压油泵的驱动功率 | 第52页 |
·确定液压油泵的最大实际流量 | 第52-53页 |
·油箱容量的确定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实体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第54-67页 |
·Pro/ENGINEER软件与Pro/MECHANICA分析模块简介 | 第54-56页 |
·Pro/ENGIEER软件简介 | 第54-55页 |
·Pro/MECHANICA分析模块简介 | 第55-56页 |
·试验台实体建模 | 第56-60页 |
·水平加载装置实体建模 | 第57页 |
·压垮装置实体建模 | 第57-58页 |
·夹具实体建模 | 第58-59页 |
·地基实体建模 | 第59-60页 |
·关键受力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60-66页 |
·模型简化 | 第60页 |
·进入Pro/MECHAN1CA模块 | 第60-61页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61页 |
·定义焊接关系以及添加约束 | 第61-62页 |
·划分网格 | 第62-63页 |
·添加载荷 | 第63页 |
·水平加载装置有限元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