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淀粉的组成 | 第12-16页 |
·淀粉的结构 | 第12-13页 |
·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 | 第13-15页 |
·淀粉形态结构 | 第15-16页 |
·淀粉合成的关键酶 | 第16-21页 |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 第17-18页 |
·淀粉合酶 | 第18-19页 |
·淀粉分支酶 | 第19-20页 |
·淀粉去分支酶 | 第20-21页 |
·淀粉合成途径基因的调控 | 第21-25页 |
·淀粉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2页 |
·淀粉合成相关酶的蛋白互作 | 第22-24页 |
·新基因的参与 | 第24-25页 |
·淀粉生物合成与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 第25-28页 |
·稻米的加工品质 | 第25-26页 |
·稻米的外观品质 | 第26页 |
·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 | 第26-28页 |
·稻米的营养品质 | 第28页 |
·稻米的卫生品质 | 第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材料来源 | 第30页 |
·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8页 |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总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种子千粒重测定 | 第31页 |
·干物质积累曲线测定 | 第31页 |
·成熟种子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31-32页 |
·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测定 | 第32页 |
·不同灌浆时期胚乳中生物化学指标测定取样 | 第32-33页 |
·叶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第33-34页 |
·PCR扩增体系(10μL) | 第34页 |
·PCR反应程序 | 第34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PCR产物 | 第34-35页 |
·RNA的提取 | 第35页 |
·RT-PCR步骤 | 第35页 |
·Real-time PCR步骤 | 第35-36页 |
·标记筛选及定位 | 第36-37页 |
·基因预测和测序 | 第37页 |
·活性电泳和AGPase活性测定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突变体w24的表型分析 | 第38页 |
·突变体w24的生理生化指标 | 第38-41页 |
·w24突变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41-43页 |
·w24的突变机理研究 | 第43-44页 |
·野生型与突变体中AGPase其它基因的Real-time PCR | 第44页 |
·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关键酶的酶谱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灌浆时期胚乳和叶片中物质测定 | 第45-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2页 |
·OsAGPL2单碱基的突变导致不透明胚乳的产生 | 第48-49页 |
·突变体w24的OsAGPL2突变对AGPase其它基因的影响 | 第49页 |
·水稻w24中反馈机制的存在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4页 |
附录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