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分类 | 第9-11页 |
| ·接触式测量 | 第9页 |
| ·非接触式测量 | 第9-11页 |
| ·国内外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国内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国外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14-33页 |
| ·相位法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4页 |
| ·相位法测量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 ·FTP法相位求解 | 第16页 |
| ·相位展开的方法 | 第16-20页 |
| ·沿高度方向解相 | 第17-18页 |
| ·逐点增长解相法 | 第18-20页 |
| ·双CCD相位法测量原理 | 第20-29页 |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 ·系统高度标定 | 第22-23页 |
| ·系统(X,Y)标定 | 第23-28页 |
| ·坐标系的统一 | 第28-29页 |
| ·柔性光栅的研究 | 第29-32页 |
| ·柔性光栅的生成 | 第29页 |
| ·柔性光栅频率的选择 | 第29-31页 |
| ·柔性光栅背景光强、条纹对比度的选择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系统的设计 | 第33-46页 |
| ·测量系统的概述 | 第33页 |
| ·测量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33-40页 |
| ·移动平台的设计 | 第33-34页 |
| ·摄像机支架设计 | 第34-35页 |
| ·标定板设计 | 第35页 |
| ·投影仪的选择 | 第35-37页 |
| ·图像采集设备的选择 | 第37-40页 |
| ·测量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0-45页 |
| ·软件系统总体规划 | 第40-42页 |
| ·软件的主要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实验及误差分析 | 第46-62页 |
| ·实验测量前序工作 | 第46-47页 |
| ·实验装置 | 第46页 |
| ·投影标记网格确定柔性光栅频率 | 第46-47页 |
| ·高度测量实验 | 第47-53页 |
| ·平面物体高度测量,标定精度验证实验 | 第47-52页 |
| ·测量高度连续变化物体,验证(X,Y)标定精度 | 第52-53页 |
| ·标准圆柱测量实验 | 第53页 |
| ·误差分析 | 第53-61页 |
| ·光学成像误差 | 第53-55页 |
| ·图像噪声误差 | 第55-56页 |
| ·标定误差 | 第56-61页 |
| ·计算方法误差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 8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