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8页 |
1. 抗生素耐药性 | 第13-15页 |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第14页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 第14-15页 |
2.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国内外细菌耐药性的现状 | 第15-16页 |
·细菌耐药性的危害 | 第16-17页 |
·细菌的耐药机制 | 第17-19页 |
·细菌耐药的控制策略 | 第19-20页 |
3.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性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 第20-21页 |
·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及防治措施 | 第21-23页 |
·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 | 第23-24页 |
·生物被膜在迟钝爱德华氏菌中的研究 | 第24-25页 |
4. 迟钝爱德华氏菌及其致病机理 | 第25-26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简介 | 第25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致病机制 | 第25-26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鱼类的防治 | 第26页 |
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6页 |
1. 材料 | 第28-32页 |
·生物材料 | 第28页 |
·实验试剂、材料及来源 | 第28-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30-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46页 |
·迟钝爱德华菌MIC的测定 | 第32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耐药菌株的筛选口 | 第32-33页 |
·生物被膜状态下迟钝爱德华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3页 |
·生物被膜状态下迟钝爱德华菌全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3页 |
·蛋白酶解及肽段iTRAQ标记 | 第33-34页 |
·LC MS/MS鉴定 | 第3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5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35页 |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35-36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36-37页 |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37页 |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8页 |
·小量诱导验证 | 第38页 |
·包涵体蛋白的制备与纯化 | 第38-39页 |
·鼠抗血清的制备 | 第39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鼠抗血清效价 | 第39-40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40页 |
·生物被膜状态下迟钝爱德华氏菌总RNA提取 | 第40-41页 |
·RNA反转录 | 第41-42页 |
·q-PCR反应体积及条件 | 第42-43页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α-KGDH)活性的测定 | 第43页 |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 | 第44-45页 |
·重测序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生物被膜耐药蛋白组学的研究 | 第46-82页 |
第一节 生物被膜状态下适应性耐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46-58页 |
1. 引言 | 第46页 |
2. 结果 | 第46-56页 |
·土霉素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MIC值 | 第46-47页 |
·测定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被膜的生长曲线 | 第47页 |
·生物被膜全蛋白的提取 | 第47-48页 |
·LC MS/MS分析 | 第48-5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适应性耐药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1-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二节 生物被膜状态下获得性耐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58-71页 |
1. 引言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69页 |
·迟钝爱德华氏菌耐药菌株的筛选 | 第58-59页 |
·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生长曲线以及全蛋白的提取 | 第59-60页 |
·LC MS/MS分析 | 第60-6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65页 |
·获得性耐药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5-69页 |
3. 讨论 | 第69-70页 |
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节 迟钝爱德华菌生物被膜耐药差异蛋白的验证 | 第71-82页 |
1. 引言 | 第71-72页 |
2. 结果 | 第72-80页 |
·q-PCR验证 | 第72-73页 |
·PflB和PspB抗体制备 | 第73-77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77-78页 |
·琥珀酸脱氢酶(S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活性的测定 | 第78-80页 |
3. 讨论 | 第80-82页 |
第四章 迟钝爱德华氏菌耐药菌株基因组重测序及耐药基因筛选 | 第82-93页 |
1. 引言 | 第82-83页 |
2. 结果 | 第83-91页 |
·数据概况 | 第83-85页 |
·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 | 第85页 |
·SNP检测及统计 | 第85-86页 |
·InDel检测及统计 | 第86页 |
·耐药菌株中的SNP和InDel位点分析 | 第86-87页 |
·突变基因在蛋白水平上的变化 | 第87-91页 |
3. 讨论 | 第91-92页 |
4. 小结 | 第92-9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6页 |
附录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