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与北京植物多样性研究概述第10-21页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第10页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6页
     ·生物多样性状况第10-13页
     ·物种保护的研究第13页
     ·外来种与生态安全第13-14页
     ·自然保护区建设相关理论研究第14-16页
   ·北京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状况第16-19页
     ·植物多样性整体研究状况第16页
     ·北京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北京地区保护植物的研究状况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研究目标第19-20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20-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8页
   ·北京地区自然概况第21页
   ·北京市森林植物多样性第21-23页
     ·森林资源总体状况第21-22页
     ·北京市植物多样性第22-23页
   ·调查的区域与方法第23-25页
     ·调查地点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5-26页
     ·主要物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5-26页
     ·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第26页
   ·总体技术路线第26-28页
3 北京市植物多样性组成分析第28-41页
   ·北京市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第28-31页
   ·不同区县物种多样性组成与分布第31-36页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组成情况第31-33页
     ·外来入侵物种总体分布第33-35页
     ·不同区县保护物种总体分布第35-36页
   ·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第36-40页
     ·入侵植物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第37-38页
     ·保护植物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第38页
     ·重要树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北京市保护物种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第41-61页
   ·北京地区保护植物第41-44页
   ·北京各乡镇的保护植物第44-48页
   ·不同等级保护植物的空间分布第48-53页
   ·保护植物分布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3-59页
     ·不同区县人口密度与保护植物分布第53-54页
     ·农业发展与保护植物的分布第54-55页
     ·保护区域面积与保护植物的分布第55-57页
     ·森林覆盖率及人工林、天然林面积与保护植物种分布第57-59页
   ·小结第59-61页
5 北京地区外来植物分布与影响因素第61-82页
   ·北京外来植物引进的一般概况第61-62页
   ·北京外来植物成分分析第62-64页
     ·外来植物科组成成分分析第62-63页
     ·外来植物属的成分分析第63页
     ·北京外来植物的来源地分析第63-64页
   ·北京外来植物区系分析第64-65页
   ·对于引种的植物用途分析第65-66页
   ·主要的入侵植物及其分布第66-73页
     ·外来入侵植物情况第66-69页
     ·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分析第69-73页
   ·入侵植物分布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第73-80页
     ·农业活动对入侵植物分布影响第73-74页
     ·人口密度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影响第74-75页
     ·公路和交通运输与入侵植物的关系第75-78页
     ·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与旅游人数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关系第78-79页
     ·林分起源与入侵植物的关系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6 保护植物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第82-88页
   ·变量的选择与分析方法第82-83页
   ·城市化影响分析第83-86页
     ·北京市不同区、县影响因子聚类的结果第84页
     ·保护植物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第84-86页
   ·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第86-87页
   ·小结第87-88页
7 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的构建第88-97页
   ·构建方法第88-90页
     ·数据的来源第88-89页
     ·数据库内容第89页
     ·数据库结构第89-90页
     ·系统构建与运行第90页
   ·研究结果第90-95页
     ·系统的功能模块第90-94页
     ·系统功能特点第94-95页
   ·结论与讨论第95-97页
8 北京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对策第97-115页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与对策第97-104页
     ·北京自然保护区概况与分析方法第97-99页
     ·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第99-103页
     ·有效性管理的建议第103-104页
   ·北京市自然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第104-110页
     ·自然保护小区发展一般概况第104-105页
     ·建议建立的自然保护小区第105-109页
     ·北京自然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第109-110页
   ·植物保护宣传教育第110-111页
   ·外来植物与外来入侵种的管理第111-115页
9 结论与讨论第115-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7页
导师简介第127-128页
个人简介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附件第13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紫色砂岩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下一篇:以绢蝶为代表的甘肃南部地区蝶类生物学、多样性及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