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心理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以石家庄市A家庭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失独家庭”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相关概念阐释及增能理论 | 第16-17页 |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6页 |
·增能理论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案主的基本情况及需求状况 | 第20-23页 |
·案主的基本情况 | 第20页 |
·案主的需求状况 | 第20-23页 |
·经济收入需求 | 第20-21页 |
·生活照料需求 | 第21页 |
·心理调适需求 | 第21-23页 |
第3章 个案工作的介入分析 | 第23-41页 |
·个案工作的内容 | 第23页 |
·个案工作的目标 | 第23-24页 |
·接案 | 第24-25页 |
·与服务对象的初步接触 | 第24页 |
·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 第24-25页 |
·预估 | 第25-28页 |
·收集相关资料 | 第25-27页 |
·问题评估 | 第27-28页 |
·计划 | 第28-29页 |
·确定介入目标 | 第28页 |
·制定介入方案 | 第28-29页 |
·介入 | 第29-39页 |
·第一次个案介入 | 第29-31页 |
·第二次个案介入 | 第31-33页 |
·第三次个案介入 | 第33-35页 |
·第四次个案介入 | 第35-37页 |
·第五次个案介入 | 第37-39页 |
·评估 | 第39页 |
·结案 | 第39-41页 |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1-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专业反思 | 第42-44页 |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问题 | 第42页 |
·个案社会工作的规范问题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