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探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5页
 (一)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 选题的缘由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14-15页
  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页
一、 主体性教学设计概述第15-18页
 (一) 概念界定第15-16页
  1、 主体和主体性第15-16页
  2、 教学设计第16页
  3、 主体性教学设计第16页
 (二) 主体性教学设计的特点第16-18页
  1、 教学设计观念上体现时代价值第17页
  2、 教学过程设计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17页
  3、 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创造性第17-18页
  4、 教学设计体现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第18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主体性教学设计的现实意义第18-19页
 (一) 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第18-19页
 (二)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体验和培养科学态度第19页
 (三) 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第19页
三、 高中《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第19-31页
 (一) “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19-21页
  1、 以学生为主体第20页
  2、 明确教师角色第20-21页
  3、 增强课堂调控第21页
 (二) “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方案第21-31页
  1、课标要求第21页
  2、学情分析第21页
  3、教材分析第21-22页
  4、教学目标第22页
  5、教学重难点第22页
  6、教学过程第22-31页
四、 “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反思第31-33页
 (一)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31页
  1、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落实不够第31页
  2、 讨论环节过多第31页
  3、 激励措施不明显第31页
 (二) 改进措施第31-33页
  1、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需进一步体现第31-32页
  2、 教学活动需多样化第32页
  3、 更有效的激励学生第32-33页
结语第33-35页
注释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研究
下一篇: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