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宽恕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一、宽恕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一) 宽恕制度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宽恕制度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二、宽恕制度的功能 | 第11-13页 |
(一) 弥补反垄断执法资源有限性的不足,节省执法成本 | 第11-12页 |
(二) 威慑卡特尔行为,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 | 第12页 |
(三) 增加卡特尔参与者的违法成本,预防卡特尔行为的发生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效保障 | 第13-18页 |
一、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法理学基础:法的秩序、正义与效率价值的有机融合 | 第13-14页 |
(二) 法经济学基础:囚徒困境原理的运用 | 第14-15页 |
二、宽恕制度的实效保障 | 第15-18页 |
(一) 明确具体的实体内容 | 第15-16页 |
(二) 便捷高效的适用程序 | 第16-17页 |
(三) 公法责任的有效威慑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8-30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关于宽恕制度的规定 | 第18-20页 |
(一) 关于价格卡特尔宽恕制度的法律规范 | 第18-19页 |
(二) 关于非价格卡特尔宽恕制度的法律规范 | 第19-20页 |
二、我国宽恕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30页 |
(一) 宽恕制度本身过于原则化 | 第20-26页 |
(二) 保障宽恕制度实效发挥的威慑力不足 | 第26-29页 |
(三) 没有建立对宽恕申请者的保护措施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30-47页 |
一、我国宽恕制度实体性规定的完善 | 第30-37页 |
(一) 建立自动宽恕规则 | 第30-31页 |
(二) 科学设置梯度减免规则 | 第31页 |
(三) 明确规定宽恕申请者的数量、范围和资格 | 第31-34页 |
(四) 具体规定宽恕申请者的行为要件 | 第34-36页 |
(五) 设定宽恕的申请时间 | 第36-37页 |
二、我国宽恕制度程序性规定的完善 | 第37-41页 |
(一) 宽恕申请前的匿名咨询 | 第38页 |
(二) 宽恕申请的提出 | 第38-40页 |
(三) 宽恕申请的受理和审查 | 第40页 |
(四) 宽恕决定的作出 | 第40-41页 |
(五) 异议争端的解决 | 第41页 |
三、建立我国宽恕制度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第41-47页 |
(一) 完善宽恕制度的责任体系,增强威慑力 | 第42-44页 |
(二) 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中设立专门受理宽恕申请的部门 | 第44-45页 |
(三) 加大对宽恕申请者的保护力度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谢辞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