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10-23页 |
一、绿色证券法和传统证券法的内涵及其不同 | 第10-16页 |
(一) 二者的内涵 | 第10-13页 |
1、传统证券法律制度的内涵 | 第10-11页 |
2、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 二者的关系 | 第13-14页 |
(三) 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特征 | 第14-16页 |
1、立法目的的多元性 | 第14页 |
2、私益性与公益性相协调 | 第14-15页 |
3、直接调控性 | 第15页 |
4、预防性 | 第15-16页 |
二、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相关学说 | 第16-23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页 |
(二)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6-18页 |
(三)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18-20页 |
(四) 可持续金融理论 | 第20-21页 |
(五)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外绿色证券法律制度及其基本原则的考察借鉴 | 第23-31页 |
一、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及其基本原则的缺失 | 第23-25页 |
(一) 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二) 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三) 我国绿色证券制度基本原则的缺失 | 第25页 |
二、外国的绿色证券法律制度与基本原则 | 第25-31页 |
(一) 外国绿色证券制度的概述 | 第26-27页 |
(二) 外国与绿色证券制度相关的基本原则及其借鉴意义 | 第27-31页 |
1、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 | 第27-28页 |
2、环境责任经济联盟原则(CERES Principle) | 第28-29页 |
3、其他相关原则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 第31-34页 |
一、应当体现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 第31-32页 |
二、应当有利于保障制度特定功能的实现 | 第32-33页 |
三、应当彰显统领证券市场的理论依据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基本原则体系的构建 | 第34-43页 |
一、绿色公开原则 | 第34-35页 |
(一) 确立绿色公开原则具有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二) 确立绿色公开原则具有现实需求性 | 第35页 |
二、绿色公平原则 | 第35-38页 |
(一) 确立绿色公平原则具有理论基础 | 第36-37页 |
(二) 确立绿色公平原则具有现实需求性 | 第37-38页 |
三、绿色安全原则 | 第38-40页 |
(一) 确立绿色安全原则具有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二) 确立绿色安全原则具有现实需求性 | 第39-40页 |
四、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第40-43页 |
(一) 确立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具有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二) 确立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具有现实需求性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