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一、 论题的提出第9页
 二、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9-14页
  (一) 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4-17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研究思路第15-17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解读第17-25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第17-19页
  (一) 价值第17-18页
  (二) 价值观第18页
  (三) 核心价值观第18-19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19-22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19-20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第20-21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第21-22页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第22-25页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第25-37页
 一、 实现国家远大理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25-28页
  (一)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国强家富第25-26页
  (二)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26-27页
  (三) 积极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27-28页
  (四)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28页
 二、 引领社会价值选择: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28-32页
  (一)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第29-30页
  (二)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第30页
  (三) 维持社会公正,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发展第30-31页
  (四) 坚持依法治国,深化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31-32页
 三、 规范个人行为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32-37页
  (一) 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32-33页
  (二) 扎实推进职业道德建设第33-34页
  (三) 树立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第34-35页
  (四) 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第35-37页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与工作体系第37-45页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第37-42页
  (一) 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第37-38页
  (二) 坚持高尚的精神鼓舞第38-39页
  (三)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第39-41页
  (四) 坚持以“学生”为本第41-42页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体系第42-45页
  (一) 创新工作理念,奠定培育的思想基础第42页
  (二) 构建工作模式,搭建培育的基本框架第42-43页
  (三)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培育的有序运转第43-44页
  (四) 打造尖兵队伍,提升培育的整体动力第44-45页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与载体第45-53页
 一、 扩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第45-48页
  (一) 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第45-46页
  (二) 主阵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第46-47页
  (三) 关键环节——强化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衔接第47-48页
 二、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第48-53页
  (一)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培育的内力第48-49页
  (二) 拓展心理素质,疏通培育的渠道第49-50页
  (三) 丰富团学活动,延展培育的空间第50-51页
  (四)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培育的持续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件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以海南高校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