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研究 | 第11-14页 |
(一)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载体含义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特点和类型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 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含义、形态和特点 | 第16-34页 |
一、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 第16-22页 |
(一) 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 | 第16-17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17-19页 |
(三)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19-20页 |
(四)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 | 第20-22页 |
二、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 | 第22-34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般形态 | 第22-25页 |
(二)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特性 | 第25-28页 |
(三)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形态 | 第28-34页 |
第二章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及有效载体的研究价值 | 第34-40页 |
一、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二、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研究价值 | 第35-40页 |
(一) 适应市场经济、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企业需求 | 第35-36页 |
(二) 提高核心凝聚力、培养企业共同价值观 | 第36页 |
(三) 树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第36-37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的挑战、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40-56页 |
一、 新时期背景下给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带来的挑战 | 第40-42页 |
(一) 新时期企业员工结构变化快、变动大 | 第40页 |
(二) 中国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解不足,重视不够 | 第40-41页 |
(三) 员工心态复杂,难于统一思想、步调一致 | 第41-42页 |
(四) 企业员工个性丰富、价值观不一、自我为中心 | 第42页 |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 | 第42-50页 |
(一) 传媒载体的运用 | 第43-47页 |
(二) 网络载体的运用 | 第47-50页 |
三、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特性 | 第50-52页 |
(一) 信息容量大 | 第50-51页 |
(二) 覆盖范围广 | 第51页 |
(三) 内容表现形式丰富 | 第51页 |
(四) 方便快捷 | 第51-52页 |
(五) 多向交流 | 第52页 |
四、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中的问题 | 第52-56页 |
(一) 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不明确、理解不深刻 | 第52-53页 |
(二) 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程式化、机械化,缺乏“对症下药” | 第53页 |
(三) 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缺乏对客观环境的整体分析 | 第53-54页 |
(四) 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盲目草率,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新时期企业选择有效载体的主要因素和原则 | 第56-68页 |
一、 影响企业思想政治中有效载体选择和运用的主要因素 | 第56-58页 |
(一)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56-57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影响 | 第57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 新时期企业选择有效载体的原则 | 第58-61页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正确把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方向 | 第58页 |
(二) 坚持主要企业思想教育载体,开发多个辅助思想教育载体 | 第58-59页 |
(三)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 第59-60页 |
(四) 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原则 | 第60页 |
(五) 以企业员工为本的原则 | 第60-61页 |
三、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初探 | 第61-68页 |
(一) 合理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进行宏观布局 | 第62页 |
(二) 活用企业文化载体,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 第62-63页 |
(三) 善用管理载体,打造新时期现代企业 | 第63-64页 |
(四) 会用网络载体、延伸传媒载体 | 第64-66页 |
(五) 改进现有教育载体,扬长避短、组合运用有效教育载体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