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桦褐孔菌概况 | 第13-23页 |
·桦褐孔菌简介 | 第13-14页 |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 | 第14-18页 |
·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 | 第18-22页 |
·桦褐孔菌使用的历史及现状 | 第22-23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桦揭孔菌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23-26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纯化 | 第26页 |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26-27页 |
·多糖的药理作用 | 第27-29页 |
·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 | 第29-31页 |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第31-32页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 第32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32-34页 |
第2章 桦褐孔菌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34-4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定性检测 | 第34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定量检测 | 第34-35页 |
·多糖得率的计算 | 第35-36页 |
·原料药的预处理 | 第36页 |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36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7-40页 |
·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0-41页 |
·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的验证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桦褐孔菌多糖的纯化 | 第43-5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 | 第44页 |
·多糖粗品的初步纯化 | 第44页 |
·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 第44-46页 |
·桦褐孔菌粗多糖脱蛋白方法考察 | 第46-47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脱色方法考察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脱蛋白结果 | 第48-50页 |
·脱色结果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桦褐孔菌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56-6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原料 | 第56页 |
·主要试剂 | 第56-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单糖标样的衍生化 | 第57页 |
·多糖的水解及衍生化 | 第57页 |
·色谱条件 | 第57页 |
·单糖物质的成分分析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单糖标样的衍生化分析 | 第58-59页 |
·桦褐孔菌多糖的 PMP 衍生化分析 | 第59-60页 |
·桦褐孔菌多糖未知成分的探讨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桦褐孔菌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63-7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3-64页 |
·多糖样品 | 第63页 |
·肿瘤细胞 | 第63页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主要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64页 |
·细胞培养 | 第64-65页 |
·桦褐孔菌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65-66页 |
·统计方法 | 第66页 |
·实验结果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