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红松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红松 | 第16页 |
·红松松子壳(松塔)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红松松子壳(松塔)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红松松子壳(松塔)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红松松子研究现状 | 第18页 |
·红松松针研究现状 | 第18页 |
·多糖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溶剂提取法 | 第19页 |
·超声提取法 | 第19-20页 |
·微波提取法 | 第20页 |
·生物酶提取法 | 第20页 |
·多糖的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苯酚-硫酸法 | 第21页 |
·DNS 法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 第21页 |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21-24页 |
·脱蛋白 | 第22页 |
·脱色 | 第22页 |
·小分子杂质的去除 | 第22-23页 |
·分级沉淀法 | 第23页 |
·柱层析法 | 第23-24页 |
·膜分离法 | 第24页 |
·其它方法 | 第24页 |
·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24-28页 |
·化学法 | 第25页 |
·仪器分析法 | 第25-27页 |
·生物学法 | 第27-28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28-30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28-29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29页 |
·降血糖活性 | 第29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29页 |
·免疫调节活性 | 第29-30页 |
·其它活性 | 第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30-3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第2章 DNS 法测定红松松子壳多糖含量最适波长的选择 | 第32-42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32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2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2页 |
·测定原理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相关溶液的制备 | 第33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3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3页 |
·空白溶液的制备 | 第33页 |
·DNS 显色剂的制备 | 第33页 |
·显色与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第34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34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4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34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DNS 法测定红松松子壳多糖含量最适波长的确定 | 第34-36页 |
·不同测定波长的主要指标比较 | 第36-38页 |
·加样回收率比较 | 第36-37页 |
·精密度比较 | 第37-3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38-40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8-39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39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9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39-40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40页 |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红松松子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第42-49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42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2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多糖产率的计算 | 第42-43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43-44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44-45页 |
·料液比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提取时间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提取次数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料液比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提取时间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6页 |
·提取次数对多糖产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红松松子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 第49-65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49-50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分离纯化工艺 | 第50页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脱蛋白 | 第51页 |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1页 |
·脱蛋白方法 | 第51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脱色 | 第51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透析处理 | 第51页 |
·DEAE-52 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多糖 | 第51-52页 |
·DEAE-52 离子交换纤维素的预处理 | 第51-52页 |
·装柱与平衡 | 第52页 |
·上样与洗脱 | 第52页 |
·气相色谱法分析红松松子壳多糖单糖组成 | 第52-53页 |
·单糖标准品衍生物的制备 | 第52页 |
·多糖样品的水解和衍生化 | 第52页 |
·色谱条件 | 第52-53页 |
·单糖组分的定量分析 | 第53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红外光谱测定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3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脱蛋白 | 第53-54页 |
·蛋白质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蛋白脱除率 | 第54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脱色 | 第54页 |
·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红松松子壳多糖 | 第54-57页 |
·蒸馏水洗脱曲线 | 第54-55页 |
·NaCL 洗脱曲线 | 第55-56页 |
·NaOH 洗脱曲线 | 第56-57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 第57-61页 |
·单糖标准品衍生物气相图谱分析 | 第57-58页 |
·多糖样品单糖组成气相图谱分析 | 第58-61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红松松子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5-73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6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65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8页 |
·还原能力测定 | 第65-6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6页 |
·测定方法 | 第66页 |
·清除·OH 自由基能力测定 | 第66-6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6-67页 |
·测定方法 | 第67页 |
·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 第67-68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7页 |
·测定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的还原能力 | 第68-69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对·OH 的清除效果 | 第69-71页 |
·红松松子壳多糖对 DPPH·的清除效果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