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写表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一部分 人TNFAIP1基因启动子分析 | 第16-68页 |
| 前言 | 第16-26页 |
| 1 启动子概述 | 第16-21页 |
| ·核心启动子 | 第16-18页 |
| ·近端上游调控元件 | 第18页 |
| ·增强子 | 第18-19页 |
| ·沉默子 | 第19-20页 |
| ·绝缘子 | 第20-21页 |
| 2 SP1转录因子概述 | 第21-23页 |
| ·SP1蛋白的结构 | 第21页 |
| ·SP1蛋白的功能 | 第21-22页 |
| ·SP1蛋白家族 | 第22页 |
| ·SP1的磷酸化 | 第22-23页 |
| ·SP1相关的共调节因子 | 第23页 |
| 3 TNFAIP1基因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 ·TNFAIP1基因的表达 | 第23-24页 |
| ·TNFAIP1基因家族 | 第24页 |
| ·TNFAIP1相互作用蛋白 | 第24-25页 |
| ·TNFAIP1和细胞凋亡 | 第25页 |
| ·TNFAIP1和疾病 | 第25-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42页 |
| 1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2 材料与试剂 | 第27-30页 |
| ·试剂盒 | 第27页 |
| ·载体和工具酶 | 第27页 |
| ·其它试剂 | 第27-28页 |
| ·菌种和细胞株 | 第28页 |
| ·所需溶液 | 第28-30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0-42页 |
| ·人TNFAI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的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 第30-33页 |
|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 第33-34页 |
| ·细胞培养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 第34-37页 |
|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 | 第37-38页 |
| ·染色质免疫沉淀 | 第38-42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49页 |
| 1 TNFAI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和缺失突变的功能分析 | 第42-43页 |
| 2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点突变的功能分析 | 第43-45页 |
| 3 SP1蛋白能够结合于TNFAIP1基本启动子区的潜在的SP1结合位点 | 第45-46页 |
| 4 验证SP1蛋白在体内和TNFAIP1启动子有结合 | 第46-47页 |
| 5 过表达SP1蛋白可以增强TNFAIP1启动子活性 | 第47-49页 |
| 讨论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8页 |
| 第二部分 人TNFAIP1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 第68-93页 |
| 前言 | 第68-78页 |
| 1 CREB蛋白概述 | 第68-72页 |
| ·CREB与神经细胞的生存 | 第69页 |
| ·CREB与神经系统的发育 | 第69-70页 |
| ·CREB与学习和记忆 | 第70-71页 |
| ·CREB与神经保护 | 第71-72页 |
| ·CREB与忧郁症 | 第72页 |
| 2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72-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3页 |
| 1 仪器设备 | 第78页 |
| 2 材料与试剂 | 第78-83页 |
| ·试剂盒 | 第78页 |
| ·载体和工具酶 | 第78-79页 |
| ·其它试剂 | 第79页 |
| ·菌种和细胞株 | 第79页 |
| ·所需溶液 | 第79-83页 |
| 实验方法 | 第83-89页 |
| ·载体构建 | 第83页 |
| ·胚胎整体原位杂交 | 第83-86页 |
| ·免疫组织化学 | 第86-87页 |
| ·大鼠原代海马细胞的培养 | 第87-88页 |
| ·蛋白印记检测 | 第88-89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89-93页 |
| 1 TNFAIP1基因在神经系统高表达 | 第89-90页 |
| 2 TNFAIP1和NR2B存在共定位 | 第90页 |
| 3 过表达TNFAIP1可以增强CREB的转录活性 | 第90-92页 |
| 4 过表达TNFAIP1可以增强CREB蛋白133位的磷酸化 | 第92-93页 |
| 讨论 | 第93-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10页 |
| 结语 | 第110-112页 |
| 附录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