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牛奶中多霉菌毒素U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及其风险分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0-11页
英文縮写中文对照表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 引言第24-25页
2 实验材料第25-2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5-26页
   ·标准品和主要试剂第26页
   ·霉菌毒素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6页
   ·样品采集第26-27页
     ·采样时间和地区第26-27页
     ·采样数量及奶站类型第27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27页
   ·仪器条件第27-28页
   ·分析步骤第28-29页
3 实验方法第29-31页
   ·基质效应第29页
   ·方法验证第29页
   ·我国生鲜乳中霉菌毒素的风险监测第29-30页
   ·数据分析第30-3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1-42页
   ·质谱条件优化第31-32页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32-33页
   ·SPE柱的选择第33-34页
   ·过柱参数的优化第34-35页
   ·基质效应和基质校准曲线第35-37页
   ·方法验证第37-38页
   ·我国生鲜乳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第38-42页
     ·生鲜乳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第38页
     ·生鲜乳中多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第38-39页
     ·各主产区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第39-41页
     ·不同奶站污染情况第41-42页
5 讨论第42-45页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42页
   ·HLB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及其优化第42-43页
   ·基质效应的评估及其校准第43页
   ·我国生鲜乳中霉菌毒素的风险分析第43-44页
   ·不同奶站的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6页
创新点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主要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豆固态发酵及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金葡菌肠毒素表位的串联表达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