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缸内喷射CO2对柴油准均质压燃燃烧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引言第13-14页
   ·HCCI 的历史和现状第14-22页
     ·HCCI 的概念第14页
     ·HCCI 的机理第14-15页
     ·HCCI 的实现第15-20页
     ·HCCI 燃烧闭环控制的研究第20-22页
     ·模式切换的研究第22页
   ·缸内喷气的研究第22-25页
   ·本文中HCCI 的实现方式和相关研究第25-26页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试验台架的建立第28-43页
   ·试验台架总体介绍第28-31页
   ·硬件开发第31-38页
     ·气体喷射系统开发第31-35页
     ·喷油规律测量第35-38页
   ·软件开发第38-40页
   ·试验过程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模拟研究第43-55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计算网格的建立第43-44页
     ·模型选择和初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4-45页
   ·qHCCI 模拟第45-48页
     ·喷油定时的选择第45页
     ·qHCCI 的油雾分布模拟第45-46页
     ·qHCCI 影响因素模拟第46-48页
   ·CO_2 喷射模拟第48-53页
     ·CO_2 喷射强度分析第48-51页
     ·CO_2 喷射方向的模拟研究第51-53页
     ·CO_2 缸内分布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缸内喷射CO_2对柴油qHCCI 燃烧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第55-65页
   ·喷嘴的优化第55-59页
     ·喷气方向对qHCCI 燃烧排放的影响第55-57页
     ·喷孔孔径对qHCCI 燃烧排放的影响第57-59页
   ·各种喷气要素的影响第59-64页
     ·喷气始点对qHCCI 燃烧排放的影响第59-60页
     ·喷气量对qHCCI 燃烧排放的影响第60-62页
     ·喷气压力对qHCCI 燃烧排放的影响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缸内喷射CO_2和外部EGR 的对比研究第65-73页
   ·对qHCCI 燃烧排放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第65-67页
   ·对qHCCI 负荷范围拓展作用的对比研究第67-72页
     ·qHCCI 的负荷范围第67-69页
     ·外部EGR 对qHCCI 负荷范围的拓展研究第69-70页
     ·喷射CO_2 对qHCCI 负荷范围的拓展研究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燃烧闭环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试验研究第73-83页
   ·燃烧闭环控制系统的开发第73-76页
     ·燃烧闭环控制系统简介第73-74页
     ·气缸压力采集第74页
     ·燃烧特征参数的选取第74-75页
     ·控制参数的更新第75-76页
   ·CA50 的提取第76-78页
     ·燃烧分数算法的比较第76-78页
     ·CA50 的获取第78页
   ·试验研究第78-82页
     ·系统的开环特性第78-79页
     ·系统的闭环特性第79-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七章 qHCCI 瞬态过程的试验研究第83-94页
   ·加载过程第83-86页
     ·外部EGR 对加载过程的控制第83-84页
     ·喷射CO_2 对加载过程的控制第84-86页
   ·模式切换第86-93页
     ·CI/qHCCI第86-90页
     ·qHCCI/CI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94-98页
   ·全文总结第94-96页
   ·工作展望第96页
   ·创新点说明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附录第105-113页
 附录1 缩写说明第105-106页
 附录2 计算燃烧分数的六种方法第106-109页
 附录3 HCCI 的喷雾模拟第109-111页
 附录4 CO_2喷射模拟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通道内稳定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及沸腾不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涡轮间隙流动主动控制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