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概述 | 第10页 |
·甲醇汽油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甲醇汽油蒸汽压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甲醇汽油的腐蚀性研究进展 | 第11页 |
·甲醇汽油的溶胀性研究进展 | 第11页 |
·尾气排放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甲醇汽油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 第14-16页 |
·甲醇汽油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 第14-15页 |
·甲醇汽油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创新性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甲醇汽油-添加剂的配置 | 第18页 |
·体系相分离温度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体系抗水稳定性测定方法 | 第18页 |
·M30甲醇汽油理化性能测试方法 | 第18-21页 |
·原料油(直馏汽油)理化性能测试 | 第21-24页 |
·原料油的馏程测试 | 第21页 |
·原料油的蒸汽压测试 | 第21页 |
·原料油的氧化安定性测试 | 第21-22页 |
·原料油中芳烃、苯含量测试 | 第22-23页 |
·原料油的其他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9页 |
·醇类添加剂对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24-29页 |
·无添加剂时,甲醇含量对甲醇直馏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芳烃组分及含量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 第25页 |
·单相醇对甲醇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 第25-27页 |
·单相醇类对甲醇-直馏汽油-芳烃体系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两醇复配对甲醇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醇类复配添加剂对甲醇汽油抗水相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醇类复配添加剂制备的M30甲醇汽油的理化性能测试 | 第29-32页 |
·M30甲醇汽油的馏程测试 | 第29-30页 |
·M30甲醇汽油的蒸汽压测试 | 第30页 |
·M30甲醇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试 | 第30-31页 |
·M30甲醇汽油中芳烃、苯含量测试 | 第31-32页 |
·M30甲醇汽油的其他性能测试 | 第32页 |
·酯类添加剂对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7页 |
·常温下,甲醇直馏汽油不分层时添加剂的最小用量 | 第32-33页 |
·单组份添加剂对甲醇直馏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酯复配对甲醇直馏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醇酯复配对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酯类复配添加剂对甲醇汽油抗水相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酯类复配添加剂制备的M30甲醇汽油的理化性能测试 | 第37-41页 |
·M30甲醇汽油的馏程测试 | 第37-38页 |
·M30甲醇汽油的蒸汽压测试 | 第38页 |
·M30甲醇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试 | 第38-39页 |
·M30甲醇汽油中芳烃、苯含量测试 | 第39-40页 |
·M30甲醇汽油的其他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类添加剂对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41-43页 |
·表面活性剂与助溶剂复配对甲醇汽油相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类复配添加剂对甲醇汽油抗水相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类复配添加剂制备的M30甲醇汽油的理化性能测试 | 第45-49页 |
·M30甲醇汽油的馏程测试 | 第45-46页 |
·M30甲醇汽油的蒸汽压测试 | 第46页 |
·M30甲醇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试 | 第46-47页 |
·M30甲醇汽油中芳烃、苯含量测试 | 第47-48页 |
·M30甲醇汽油的其他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醇类添加剂对甲醇-直馏汽油相稳定作用的探究 | 第49-51页 |
·酯类添加剂对甲醇-直馏汽油相稳定作用的探究 | 第51-52页 |
·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类添加剂对甲醇-直馏汽油相稳定作用的探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