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论文

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绪论第8-16页
 一、 选题的意义及价值第8-10页
  (一) 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内容及重点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6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第一章 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建构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资源第16-23页
 第一节 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构建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6-18页
  一、 与“机械复制时代”相遇第16-17页
  二、 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生产活动第17-18页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来源第18-23页
  一、 马 克思的艺术生产论第18-20页
  二、 布 莱希特等人的艺术创作理论第20-23页
第二章 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核心理论话语第23-36页
 第一节 艺术家:从“创造者”到“生产者”第23-26页
  一、 艺术家神圣角色的解构第23-24页
  二、 艺术家沦为“生产者”第24-26页
 第二节 艺术品:从“独创”到“复制”第26-30页
  一、 艺术品“独创性”的衰减第26-28页
  二、 艺术存在方式的新变第28-30页
 第三节 艺术感:从“灵韵”到“震撼”第30-36页
  一、 “灵韵”的消逝第30-31页
  二、 “震撼”效果的突进和泛化第31-36页
第三章 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价值及意义第36-46页
 第一节 丰富了艺术理论的话语言说空间第36-40页
  一、 艺术生产理论内涵的拓展第36-39页
  二、 艺术与技术之关系问题的重解第39-40页
 第二节 推动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第40-46页
  一、 艺术生产的批量化第41-42页
  二、 艺术传播及消费的产业化第42-46页
结语第46-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个人简历第54-55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觉意象的再现原则与个体表现--以英诗《春》为例
下一篇:《京华烟云》两译本中文化负载词汉译之对比研究--以“文化译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