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 1 IBRV简介 | 第11-15页 |
| ·病原学 | 第11-12页 |
| ·IBRV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 ·培养条件和易感动物 | 第15页 |
| ·发病机理 | 第15页 |
| 2 IBRV的诊断 | 第15-19页 |
| ·临床症状 | 第15-16页 |
| ·病理特征 | 第16页 |
| ·分离鉴定 | 第16页 |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16-18页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18页 |
| ·病毒中和试验(VN) | 第18-19页 |
| ·琼脂扩散试验 | 第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 第二章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 1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第23-24页 |
| 2 重组活载体疫苗 | 第24-25页 |
| 3 基因疫苗 | 第25-26页 |
| 4 基因缺失疫苗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 第三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 | 第31-45页 |
| 摘要 | 第31页 |
| 1 材料 | 第31-32页 |
| ·主要生物材料 | 第31-32页 |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2 方法 | 第32-35页 |
| ·病毒的扩增培养 | 第32-33页 |
|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 第33页 |
| ·浓度纯度测定,送公司测序 | 第33-34页 |
| ·比对拼接 | 第34页 |
| ·PCR引物设计 | 第34页 |
| ·PCR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 3 结果 | 第35-41页 |
| ·病毒的扩增培养 | 第35-36页 |
| ·病毒基因组PCR鉴定 | 第36-37页 |
| ·病毒的电镜观察 | 第37页 |
| ·病毒基因组的准备 | 第37页 |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37-40页 |
| ·引物设计 | 第40页 |
| ·PCR及测序 | 第40-41页 |
| 4 讨论 | 第41-42页 |
| Abstract | 第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缺失株构建 | 第45-61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1 材料 | 第45-47页 |
| ·主要生物材料 | 第45页 |
|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 ·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 2 方法 | 第47-52页 |
| ·IBRV的增殖及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47页 |
| ·病毒DNA的提取 | 第47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47-48页 |
|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产物回收 | 第48-49页 |
| ·PCR产物的T/A克隆 | 第49-50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0页 |
|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 | 第50页 |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 ·转染 | 第51页 |
| ·重组病毒的纯化 | 第51-52页 |
| ·重组病毒的PCR鉴定 | 第52页 |
| 3 结果 | 第52-58页 |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52页 |
| ·各个目的片段扩增 | 第52-54页 |
| ·各目的片段T/A克隆的鉴定 | 第54-55页 |
| ·各个目的片段依次连接到重组质粒PCR鉴定 | 第55-56页 |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56-57页 |
| ·重组病毒的纯化 | 第57-58页 |
| ·重组病毒的PCR鉴定 | 第58页 |
| 4 讨论 | 第58-60页 |
| Abstract | 第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重组病毒rIBRV-A7生长特性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 第61-75页 |
| 摘要 | 第61页 |
| 1 材料 | 第61-62页 |
| ·细胞和病毒 | 第61页 |
| ·试验动物 | 第61-62页 |
| ·主要试剂 | 第6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页 |
| 2 方法 | 第62-64页 |
| ·重组病毒的增殖 | 第62页 |
| ·重组病毒电镜观察 | 第62页 |
| ·重组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62-63页 |
| ·噬斑大小的比较 | 第63页 |
| ·体外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63页 |
| ·遗传稳定性试验 | 第63页 |
| ·温度对病毒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小鼠免疫血清中和试验 | 第64页 |
| 3 结果 | 第64-70页 |
| ·重组病毒的增殖 | 第64-65页 |
| ·重组病毒电镜观察 | 第65页 |
| ·重组病毒滴度测定 | 第65-66页 |
| ·噬斑大小比较 | 第66-67页 |
| ·体外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67-68页 |
| ·重组病毒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 第68-69页 |
| ·不同温度对重组病毒滴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 ·小鼠免疫血清中和试验 | 第70页 |
| 4. 讨论 | 第70-73页 |
| Abstract | 第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