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区别和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 第14-27页 |
·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 | 第14-20页 |
·剩余股利政策 | 第14-16页 |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第16-18页 |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第18-19页 |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第19-20页 |
·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过程 | 第20-24页 |
·选择股利政策类型 | 第21页 |
·确定股利分配率的高低 | 第21页 |
·确定股利支付形式,即确定合适的股利分配形式 | 第21-23页 |
·确定股利发放的日期等 | 第23-24页 |
·欧美主流股利分配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MM理论 | 第24-25页 |
·股利分配信号传递理论 | 第25页 |
·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 | 第25-27页 |
3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及比较研究 | 第27-39页 |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对比 | 第27-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 | 第28-29页 |
·美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方式 | 第29-31页 |
·我国和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的分析 | 第31-33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稳定性 | 第31-32页 |
·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稳定性很强 | 第32-33页 |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比较 | 第33-39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 | 第33-37页 |
·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 | 第37-39页 |
4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差异的原因 | 第39-43页 |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 | 第39-40页 |
·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39-40页 |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40页 |
·资本市场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 | 第40页 |
·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法律政策的差异 | 第41-43页 |
·美国上市公司的法律政策环境 | 第41页 |
·中国上市公司的法律政策环境 | 第41-43页 |
5 美国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 第43-49页 |
·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约束 | 第43-44页 |
·健全和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43页 |
·弱化行政干预,加强外部监控机制 | 第43-44页 |
·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股利分配政策 | 第44-47页 |
·减持部分国有股,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 | 第44页 |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对“内部人”的约束 | 第44-46页 |
·保持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第46页 |
·适度提高股利支付率,回报投资者 | 第46-47页 |
·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股市的主导力量 | 第47页 |
·培育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