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车辆自动变速器系统起步和换挡非线性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研究现状第11-15页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第11-12页
     ·AMT换挡动力中断及解决方案第12-14页
     ·离合器控制技术现状第14-15页
   ·基于多模式可控换挡器的动力换挡变速器原理第15-1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离合器特性分析及建模优化第20-36页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原理及特性分析第20-30页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0-23页
     ·离合器扭矩传递模型第23-27页
     ·离合器摩擦模型分析第27-30页
   ·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第30-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传动系统建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第36-50页
   ·建模仿真工具的介绍第36页
   ·传动系统部件的模型分析第36-44页
   ·汽车的动力性能仿真第44-48页
     ·最高车速仿真第45-46页
     ·加速性能仿真第46-47页
     ·爬坡能力仿真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研究第50-68页
   ·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研究第50-53页
     ·起步过程分析第50-52页
     ·起步过程影响因素分析第52-53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第53-54页
   ·驾驶员起步意图的模糊判断第54-56页
     ·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化第55-56页
     ·起步意图模糊控制规则第56页
   ·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第56-62页
     ·离合器变接合速度的模糊控制第56-58页
     ·起步过程仿真及对比第58-62页
   ·起步过程中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分析第62-67页
     ·摩擦副温度场的热传递模型第62-63页
     ·摩擦副瞬态温度场的建立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多模式可控换挡器的设计与实验第68-84页
   ·多模式可控换挡器的设计第68-70页
   ·可控换挡器动力学分析第70-77页
     ·运动学特性分析第70-75页
     ·运动学仿真第75-77页
   ·实验台总体结构设计与实现第77-83页
     ·实验台方案设计第77-81页
     ·换挡器功能特性的实验研究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6 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仿真第84-98页
   ·换挡规律的研究第84-87页
     ·换挡规律的类型第84-85页
     ·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85-87页
   ·基于Stateflow的换挡控制器设计第87-90页
   ·换挡过程仿真结果分析第90-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7 结论第98-100页
   ·全文总结第98-99页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作者简历第104-10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质量管理方法在汽车零部件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电校准方案的研究